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胡乱谈谈美国或美国人 -- 侯登科

共:💬474 🌺3514 🌵8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去东南亚国家旅游跟在国内一样,中文普通话通用

俺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去过新、马、泰旅游,从导游到旅馆、饭店全用普通话,最奇怪的是在泰缅边境时越境进入缅甸游玩,观看当地人养的乌龟,问当地小MM什么价,怎么卖?缅甸小MM居然用普通话告诉我,不是卖的,是看的,活物是不能带过边境的。俺当时一时糊涂了——俺这是在泰缅边境?还是中缅边境?……

家园 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在日韩飞机场能听到那种熟悉亲切女声普通话“各位旅客请注意,各位旅客请注意,。。。”

这些年看着变。

家园 花顶。讲个花絮

多年前一个电视娱乐采访节目,洪金宝(出了名文化低不识字)被问:“大哥去美国发展,但听说你不会英文”。洪金宝说:“所以我已经通知了他们学中文”。

家园 不用改。

我不是机器人,也不领工资奖金什么的,就说几句不用这样上火吧?不想看算了,何必这样呢?

家园 你这个回复太好用了,我这个人总是太老实,

看见别人对我的指责总是很不甘心,拼命辩驳一番,结果费尽心力解释一番,别人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又转到其它地方去了。还不如您这样的回答呢。

家园 查了一下总储量360亿吨,但现在只剩30%品位的贫矿了

从总储量上看,和澳洲差不多,但品位要差不少。

家园 写的很漂亮,实名投花

但关于计算器的那段不敢苟同。举个真实的例子,一次在工作中遇到要计算模块得分的问题,除了得分外,还需要计算出本次得分和上次得分的差;问题就出在这个差上,统计是分发下去做的,收上来后,我看了一下,很多小组的计算结果有明显的错误,这些错误主要出现在得分为负的时候,举例说明:上次得分为-3.7,本次得分为3.6,差是多少呢?他们的答案是7。我当时很崩溃,毕竟这些人都是国内名牌大学理工科本科以上学历呀。最后一组的结果报上来,我又惊讶了一下,这组的得分中很多为负,但结果都正确。在之后的小结会上我问了一下大家才知道,错的都是口算的,而最后一个小组是老老实实用的计算器(之后我很变态的把这道题作为考试内容要求很多人回答,不许用计算器且必须马上回答,到目前为止,正确率为0)。这是否能证明所谓“常量数学交给计算机,人去研究变量数学”的观点正确呢?

家园 花谢夸奖!俺脸红啊

家园 号称要做人、在做人的人,受过的训练却连狗都不如

那不是人,而是待宰的猪。

真正的人格是锤炼出来的,不是放羊放出来的。

在曲折中前行,这才是人生;被风雨荡涤,才能形成独立人格。

之前我说,我感觉美国人从没认真过,很好奇他们认真起来会怎么样。这个国家如果经历一次类似抗日或者卫国战争那样丧失30%以上国土,人口死伤1/10的磨难。我还真不太信美国人是不怕死,死不怕的;也许只是死的还不够多罢了。

这个国家和民族,都还太嫩了。

家园 美国人确实不用领导指

美国人是不用领导指也明白领导想你怎么走,从小就会,真的,学不会的人在美国社会注定是LOSER。

美式独立思想=独立明白领导意图,美式平等=全力协助领导建立平等形象,懂了吗?奴才做成主人的样,而且能骗全世界相信,真相自己心里清楚。

美国不是你想象那么简单的,如果你发这些贴是为了挣钱,我支持你,如果不为了挣钱,我劝你少说多看。

家园 我前面讲的其实也包括这个“条件反射”

有几次高考题公布后我去读读试卷,看看我现在还能不能做出这些题目来。看下来的结果是,所有题目我都会做,但是令我最头痛的不是卷尾的大题,而是开始那些选择题,每题需要的时间份量都很重,因为那些应试技巧我都没了,“条件反射”也没了,于是都得老老实实地做,这么做下来,时间肯定不够。会考试的学生(我当年也算一个)当然用不着这样,做这些题能很快的。问题是,现在的我和以前的我的数学水平哪个高?我觉得是现在的我,即便是高中数学方面,我的理解也深了,视点也高了嘛。但是要考那种考试,现在的我远远考不过以前的我。所以我的结论是,这种考试考的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如何考试,而不是数学水平。

高考是一种竞争考试,筛选的目的当然是要达到的,但是同样地我们要从数学水平去筛选,而不是从应试水平去筛选。两个相同的数学水平的学生,会考试的总比不会考的考得好,应试水平的影响是没法避免的,要考虑的是如何尽量减少这种影响。那种搞题库,每套卷子填空选择对错题一堆的,却恰恰是放大了这种影响。因为量大,所以必定类型雷同,必定有技巧比普通的解题快速得多地解这些题。

在这方面我是比较赞同法国的数学试卷的,没有那些填空选择对错题,一般就是四大题每题5分(如2010年高中业士理科数学卷四题分别为6,5,4,5分,满分20分),每大题都为解决一个问题,有若干小题解决其中各步,类似中国高考数学最后两题。因为题少,每年都可以出得很不一样,想靠题海去押或者练条件反射都基本没用。

通宝推:庄汀,
家园 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美国这个“国家和民族”有个特殊性,各族移民不知道对“保家卫国”是什么心情,比如象我这样的,打起来肯定扯呼,能带走的都带走,虽然绝对人数不多,但情绪上影响颇大。说到南美裔,论绝对人数都快成为较大主力,而美国大片土地从前是墨西哥领土,如果被入侵,南美裔美国人算为谁保家卫国。。。很复杂很混乱的说。

河里曾经有帖子论美加这样移民大国,国民没有根,就怕国力下滑,很容易散,散了就聚不回来了,所以精英拼命也要把国家的强势托住。

家园 【商榷】我们希望筛选什么

在某种程度上我同意高考的数学试卷不是基于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筛选。但我觉得这正是一种正确的筛选,理由如下:

首先,高考的数学卷子筛选的不是一批预备数学家,也不是考察其是否符合数学研究方向,筛选的标准应该是考察学生是否能应付进一步的科学训练。我们需要考察一个学生是否掌握了必须的数学知识,同时要考察他/她是否具备必要的使用技巧。因此考题中除了数学水平之外也需要对技巧的考察,我认为后者是重点,而且这些技巧也必须包含类似对填空题选择题进行投机的技巧。我想在这点上我和许多人都会有分歧。在学生阶段知识水平和“技巧”其实是能力的两个方面,打个比方知识水平是一把梯子,技巧是个人的弹跳力。你能否跃上更高的台阶是两者之和。高考是检查你是否能跳过高中到大学门槛的一个检验。上过大学的都应该知道大学的课程和高中的差别有多大。以前资源紧张的时候这个门槛被人为抬高了,而现在却又人为地降低了,我觉得一定程度上将无法适应大学学习的人招进大学是一种悲剧。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其次,那些所谓的技巧其实一直都很重要。至少我从自己的和我父亲的经验来看的确如此。这些技巧可以在很多时候大大减少研究的时间和加快评估某种方法可行性的速度。而且如果你没忘记那些“条件反射”的话你会发现那些题目所谓的快速技巧大部分都体现了数学水平。比如我们不需要计算具体的值而通过函数曲线特征就可以判定某些点的特性;通过杨晖三角快速判断某些项的系数等等。这些技巧大多体现在某种定性研究上,在学习高等数学时还会继续用上。由于大部分人不再主动地应用这些知识,或者没有环境继续应用,所以又是另一个话题的悲剧。(参见我的另一文 我们学过的数理化——解释潮汐

另外,我觉得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因此考试的时候考察的方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小学主要考察的是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如果这时候去考他们的数学水平就变成奥数幼苗班了。高中那点数学知识只是整个体系的一小部分,这时候考察数学水平的意义不大,反而更应考察其对新知识体系的适应能力。

所以,我一直没觉得应试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所谓应试教育就是用考题作为标杆指导教学方向。只要方向没错就不会有大问题。而现实的问题是这份考题太难为出题者了,在实现上述功能的前提下还需要应付各种老师、学生“针对性”地钻空子行为。这样的环境把出题人折磨出变态来我觉得真不奇怪。

家园 其实有个很好的参照物,就是南北战争

南方总人口900万,其中400万为奴隶。南方总伤亡约45万,按非奴隶人口来说,伤亡基本达到10%。

然后南方就开始了略带牢骚的一百来年亡国奴的生活至今。

当时南方白人与少数族裔人口比例和今天的美国整体很接近。当然,黑奴的觉悟肯定不能和公民比,但另一方面来说,拉美裔比黑人要难同化多了。

家园 哎 西西河网友现在怎么动不动说别人为了挣钱发帖呢?

看你说了半天,也没说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嘛,要是你有新鲜的,欢迎补充点,不然这个算什么?没看出来有什么意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