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试驾特斯拉 -- 鸿乾
一般情况下,手提电脑之类的都是有电源的时候就接上充电,然后一直连着电源线直道下次搬走。想不充满都不行。 除非电脑里面自己设置允许最大充电量,否则的话可行性不高。
里面说为了减轻重量,外壳用的是铝材。
现在大部分笔记本都没有了。Dell之类的PC有的可以装一个自带管理软件Quickset,在充电到一定程度,手动停止充电。
卖电池是PC最大的利润来源,他们不会让你的电池寿命5年以上的。
我用过N多的笔记本,单靠电源基本上办不成事的.一般一年过后就不指望了.
敲出来的声音,塑料和金属肯定不一样吧。而且不止我一个人,在场所有人都这个感觉。
学到东西了
一旦充满之后电池会逆向放电,放一段时间后继续充电,充满以后又放电,这个过程反复进行会极大消耗电池的可充放电次数。一般电池的充放电次数都是一个固定值,这也就是电池寿命的由来。
在笔记本插着电池并连接电源使用时,将充电上限限制为100%以下某个数值,就可以避免上面的那个充放电的循环,可以极大延长电池寿命。我的电脑自带电池保护程序,充电上限设定为80%,使用三年电池损耗为5%。
至今还没有碰到过不死机的系统。万一死机了,不知道会怎样……
北纬兄这个观点,我还真不太好评价。
说深了,好像我在训斥你;说潜了,你意识不到问题。
任何事物 ,发展都是又规律的。
新型产品,从试生产,投产,到扩大产能,是需要周期的。而且,这个过程还需要逐步的技术优化和修正。
特斯拉的销量能够在4年时间从1.1到20亿,这个完全是几何意义的增长。你总不能指望他一下子就达到成熟汽车制造商那种几千亿的规模吧,那其不成神话了?
判断事物,不是看表面,而是看内在和趋势。
特斯拉一直告诉增长,而且订单远远大于产能,这两项就足以说明市场对其认可。赚钱是早晚的事情。
北纬兄不知道是不是从事金融或者投资工作的。我认识的很多这个领域的人都有这个问题,只会观察静态数据,不会看动态数据;只会看表面,不能看到实质。
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次贷危机之前,一些行内认识对美国房地产的乐观分析。他们的判断依据很简单,就是过去多少年,房地产按照这个速度增长;未来过少年,继续这个速度,将达到何种规模云云。
当时宋鸿兵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房地产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意味着增长将不可持续。但是这位高人居然回答:你说得有你的道理。但是我是按照数据分析的。数据分析的结果呵结论就是这样。
这简直就是现代版的“我是按照书上写得祭文,书是不会错的。一定是你家死错了人”。
含水的乙二醇溶液加破损的碳-钴酸锂三元/二元电池,几乎每个电池包受损的特斯拉都会燃烧,但是,他的9串一组的模式相互隔绝,每个18650单体能量有限,又决定了他的燃烧很难成为灾难式的爆炸,一般都是轻型燃烧。
特斯拉模式有利又有弊, 看怎么权衡。
本质是特斯拉用的是松下给笔记本电脑设计的锂电池,特斯拉用了八千个,这样的设计,安全性能好吗?请问特斯拉烧了多少起了?
而人家日产Leaf电动车的电池是专门设计的,五倍于特斯拉的销量,但到现在一起着火事故都没有。甚至有一起事故,房屋着火把停在车库的日产电动车连带给烧毁了,但电池仍然完好没有内部起火。。。
丰田呢,干脆就不敢用锂电池,丰田混动的普锐斯在市场上已经出来快20年了,仍然不用锂电池。丰田已经直接跳过电动车玩燃料电池车了,明年上市。。。
你说销量。
和你说销量,你谈安全。
估计下面就是
我和你说安全,你要讨论外形了。
咱能不能有点逻辑思维,而不是想女人吵架,一股脑的往上推?
第二代RAV4 EV是从2012年开始卖的
虽然只在加州卖
虽然到现在只卖了2000左右
但是不能说没有对吧?
这货的电动系统直接就是Tesla出品
非Tesla代工的
Prius PHV(美国市场有)和七座版Priusα/Prius+(美国市场没有)都是用锂电池的
估计明后年的下一代Prius也会有锂电池版
虽然以上混动的电池包很小
烧油车常见的燃油泄漏起火和电池车的电池起火
都和蒙皮材料是什么没关系
而且铝车身算是高档性能车的一种标志吧
强度达标后又轻又贵
超跑还有用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
不知该算“纸糊的”还是“全塑料玩具”
也是损伤一点修起来巨贵的货色
大惊小怪的根源还是试图用穷人买菜车的皮毛去理解所有车
长历程这一结果,核心的部分就是电量多。
那电池管理,显然是管理的能量越多,越体现水平了?管理的能量少,如何体现出先进性?那一辆特斯拉的电量,和BYD大巴士的电量,哪个多?
这是其一。
其二,同样电量不同类型的电池,大小重量是电池本身固有的属性决定的,那谁掌握更多的电池技术,谁在研究和自产电池?或许BYD也没什么技术,但是显然特斯拉这种纯采购的更没有。特斯拉专注的是“管理”这些电池,却不会花大价钱去研究管理什么“电池”,否则早就炒上天,并且必须列为核心科技了,不是吗?
其三,特斯拉靠炒作获得大量关注并转化为了Musk个人的财富,这个过程是否人人能做到,有没有特殊性?大而化之,靠同一个模式、同一个类型的话题炒作赚钱,是不是人人都赚钱?我怎么觉得,越是(看上去)特殊、新鲜的越好炒作,跟风的就不行?还有,娱乐圈的炒作和实业界的操作,能混为一谈吗?我觉得特斯拉就是个有钱人的玩具,和真正的生产型企业完全不一样,凭什么认为其他企业就能靠这个概念炒起来?
最后,是其他企业做不出、没做过300+miles吗?这个要问业内人士了,其他企业有没有概念性、原型的长续航车辆。如果有,那所谓的技术优势,根本就是炒作的方式之一。
最后的最后,我才不信把电池封装在底盘是什么独门绝技,太low了,太实业、太不互联网了,这完全是苦力活嘛,怎么也是管理更多(几千上万)的独立电池更fancy一点吧。然后管理了那么多电池,总容量还是比不过B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