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茗谈(126):庖丁解牛 -- 本嘉明
香港的局面,愈演愈烈,我们这里稍说几句。因为不想写太长,就先把我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大家有兴趣,我再简单说明,就是先作结论,再跟论据。
香港目前的难题,按“先急后缓”排列,大概是:
1)香港民众急于“捍卫”香港“自由,法治,国际化”的基本特色,对中央过于敏感。其特征,就是“占中”。
2)贫富悬殊,地产党(四大家族)横行,工商经营艰难,民众苦不堪言。其病症,就是凡中小企业,都是在为地产党打工,辛苦所得用于缴租。
3)内地太子党的白手套,在香港金融界兴风作浪,影响极坏。
4)香港如何转型?毫无头绪,人人前景渺茫。
当然这个排列,是按“缓急”,不是按“轻重”排序。
香港向何处去?香港商学界的看法有二。
刘兆佳鼓吹“姓社”,要求中央把香港纳入“十二五规划”,作为内地城市来领导。陈志武/雷鼎鸣呼吁“姓资”,强调“两制”,脱中入美。
而《基本法》的本质,就是一句话:“香港什么都可以姓,就是不姓社”。这要从中英谈判说起。《基本法》订于1980年代初,表面看是对英国妥协,以便完整稳妥收回香港,本质上是以邓公为首的中央改革派,有意建立“一国两制”的并行机制,为80年代正兴起的政治改革风潮助威。所以中央的表态是:“一国两制,50年不变;50年之后,就更不用变啦,哈哈。”说这话的领导人,有些是口是心非,有些是真心如此。
当时如果中共硬拗,了不起收回一个“十室九空,人走茶凉”的香港,“一国一制”还是保得住的。89之后,邓公被迫再也不提政改,为“大政改”摇旗呐喊的“一国两制”,就变成一个不合时宜的怪胎。
97收回前后,江公主政,对香港持开明态度,避免过于插手香港,于是先试探“港商治港”。
治港,就是解牛,庖人把一头刚杀的牛破开分块。庖人甲,就是董建华。
“港商治港”的失败,在于中共真的不懂西方那一套,好歹接手了,先摸再说。但中央的立意,用心良苦,是为香港普通人民,委婉陈情的。“港商治港”最最管用的办法,就是把李家太子,泽楷或者泽钜贝勒,扶正,反正老李就是“隐帝”,岂不简单?太子们好像都是加拿大国籍,不过改回来也很方便。中央就是通过用董建华这个非地产商人,董建华兴建公屋这个政策,间接地隔离/压抑地产党。但董建华孤身一人,去接管一家雇员700万,管理层18万(香港公务员人数)的巨大公司,又受到主要股东的暗中反对,怎么可能成功?
于是庖人乙出场,就是“港英(余孽)治港”的曾荫权。
“港英治港”的失败,在于香港普通居民民生依旧艰难,内地白手套来港后过于猖狂,“贪曾”也远不如董生忠厚清廉。为什么依旧艰难?地产党嘛。
庖人丙,就是争议极大的梁振英。梁振英的未战已败,预示着中央不得不预先着手,规划下一个执政者和执政方向。这就轮到庖人丁,就是庖丁了。
庖甲连解牛的刀都没见过,就硬塞给他,所以中央也体谅董生不易,至今仍给他崇隆的政治地位。庖乙握过刀,但是在英国师傅指令下当下手解牛,解时不求甚解,突然要独立主刀,也不行。庖丙,大家连他有没有资格拿刀,都甚怀疑。
这三个失败,核心就是中央不想跳进香港事务中去,用几张不得力的牌去应付,和谐着维持着,就像今天中国不想跳进“反极端恐怖主义(ISIS)”,其实最后还是不得不跳进去的,端起敬酒还是端起罚酒的问题。当然,如果你不想混到“世界的领袖,香港的主人”之地位,那还是可以硬挺着不端。
如果中央跳进去了,庖丁解牛,仍然可能失败,但这个失败,会把北京的一切幻想打掉,迫使北京面对“地产党不除,港无宁日”的困境。真的撕开“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面纱,还有一点以北京泰山压顶之力,压制香港地产党/香港健康转型的可能(当然也伴随铲除香港自由法治的巨大风险);如果中央向“占中”让步,缩手任由香港随意普选,那么选出的必是地产党的傀儡,普选不是灵丹妙药,看看陈水扁奥巴马就知道了。
那么,即便理顺楼价,到底是照顾“已经上车族”(有房者)还是“买不起车票族”?在没有政法委的地方,还是偏向年轻的“买不起车票族”为好,让房价跌多一点点,香港大学生罢课游行,就是对未来无希望,才有怨气。如果普选了,他们在心理上继续比内地蝗虫们“人上人”,但恐怕客观上永远没有希望了。反过来,如果不给他们普选但给他们公屋,这才是对香港未来真正负责任的态度,这才是对香港讲政治。
想要打低楼价,是挖地产党的肉。中央怎么“说服”地产党,诚不容易。我希望香港人民,给习公五年时间。这五年里,如果白手套不走,公屋不推出,地产党不积极转型于主动报效国家,投资“港式实业”,你们不要说是“占中”,“占南海”都是可以的,当然合起来占就不可以。
香港的未来,不应该走新加坡那种“袖珍普鲁士王国”道路,因为香港比新加坡自由得多,有活力得多。实在不行,香港就应该抄韩国台湾的后路,投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新产业”,比如芯片厂。香港毕竟只有700万人,搞几个大项目,人均工业产值就可以提升一大块,转型就有基础了。
世界上原有的少数“软经济城市”,如转口贸易/金融服务业为主的香港新加坡,其当年的经济起飞,是建立在美国强大,在西方阵营里硬性分配生产要素,给了它们一块大饼。现在美国雄风不再,多头林立,谁也不会再照顾这类城邦经济区,所以继续搞依附性的纯软经济(如教育,医疗,旅游),前景不明朗,甚至很危险。新加坡见机得早,早早建设实业,上马石化和化工大项目。香港的人均收入高,能够给出的工资待遇高,从台湾和大陆挖工业技术人才还是有优势的,而且相对容易从西方搞一些敏感技术和厂家的引进。只要中央肯向台积电开刀,在香港设芯片厂是可行的,毕竟对于买家来说,香港厂比台湾厂保险:大陆敢于打台湾,没人敢轰炸香港。只要地产党的挡路石搬开,甚至“化危为机”,鼓励地产党投资新产业,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香港明天肯定会更好。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他自生自灭呢。现在中南海根本不敢动地产党。动了香港的,大陆这边的立马就反扑,习大大为了保命也不会轻易动这些人的。还是拆东墙补西墙,还有量化宽松打鸡血,上铁公鸡。
汗,看完沙发就没了。。。
我只能哈哈哈。真要霸王硬上弓的话还的要从外面招一大批人,有几个香港土著能受益?
一个受贿案子,将香港的“地产党”和“港英(余孽)的面具剥的干干净净,打消了香港市民对这两个团体的希望,一个肥黎黑金案将香港“普世派”假民主真美狗的面目彻底揭开,这才是北京真正的手段。梁振英属于亲中的专业人士团体,是北京愿意扶持的,但是目前香港被美英势力搞得矛盾激化,这个团体无法十分有效的施政,不过不怕,还有一个从解放前TG就一直支持的左派团体,可在2022年执政,到2032年就要做2047年的规划了,到时“一国两制”还是否需要继续,想来大部分香港人也会认为不必要了。
TG在香港搞了个试验田,积累了和平吞并消化一个地区的大量经验,这些经验才是真正的财富,一统天下从此起步。
与其让那700万鼠目寸光的灿哥转型,倒不如穷养两年更有效.
700万人口而已,按照香港的政治地位,靠着13亿人的大后院,怎么样都能活的滋润。现在在政治上和中央掰手腕,完全是被带路党绑架民意,自寻死路。这年月,大家都活得艰难,怎样为自己多谋利益才是正事。在政治上讲价别苗头,不知道TG有个词叫“清算”么,到时候哭都找不到坟头。
香港的政治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今后也不可能会有类似特区,就靠这块招牌,卖香港身份证都能再繁荣几十年,更不说医疗教育旅游这一块有多大的生意可以做。至于贸易和证券市场,更是空间无限。就看香港人怎么突破现有制度限制,重新和世界对接。
上海自贸区正在建立,东南沿海港口和海运蓝图正在整合,两路一带正在宣传,香港仿佛睡着了一样。这就怨不得别人了,总不能让全世界停下来等香港醒一醒吧。
普选的意义,是把目前的利益分配格局固定下来,用程序正义使之合法化。“占中”那帮傻小子固然可以说,只要给我选票,你阿爷不打地产党,我们自己打倒地产党。拜托,美国2008那么大的“经济诈骗危机”,99%的选票对1%能打屁股吗?
香港地产党能占据今天的垄断盘剥地位,是过往40年有胆有识地奋斗而来。资本家到了一定的资产规模后,赚钱变得很容易,就会躺在最懒的法门上,理所当然地吸血,并阻止后面的奋斗者拱倒自己,这是全世界的人之常情。地产党的发家,来自于塑料花也好,纺织业也好,一开始是赚农民工的血汗钱,站在每个工人的人头上赚钱;后来成功了,投资地产,趴在每方尺上赚钱;现在更简单,躺在每块钱上赚钱。在“物权私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角度说,地产大亨们没有任何违法乱纪------至少你们没有证据。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要对大亨们抄家共产,而是请大亨们站起来,继续奋斗前行。
当下这种粗暴的,恬不知耻的,寄生式的吸血盘剥,靠温情脉脉的普选,靠意见纷乱一盘散沙的选民,是绝不可能改变的。唯一能改变它们的,是一个更粗暴更专制的强权。强权不一定有意愿去改变香港目前毫无前途的畸形经济格局,但客观上强权是唯一有能力这么做并且一旦做了会较快见效的力量。普选不能把强权阻于香港的门外,但有了普选,即便这个“门口的野蛮人”终于能跨进来,身上也是镣铐重重,无法起舞。
香港之乱,一半是源于地产党,他们不是香港的稳定力量,恰恰是香港的乱源。正是由于市民们对艰难生活有怨气,地产党会更积极地动员自己的资源,把这股怨气转移到无能政府和北方阿爷头上,然后自己北上,以贵宾的身份要这要那:只要阿爷给了,我打保票香港不会乱。
普选没有好处吗?普选有好处,普选可以真实地表达香港普通人的声音,但也仅止于“真实地表达香港普通人的声音”,而且仅仅是4年一次。香港特首,要么是阿爷的人,要么是地产党的人,要么兼任阿爷和地产党的傀儡,总之不会有老百姓的事,金喇叭嘛。普选不能改变香港的社会面貌,更甚而说,当人民对于靠民主制度改变生活丧失信心,转而依靠“香港之春”起来抗暴时,阿爷将被迫同地产党站在一起维稳,因为你们乱港反华。香港现在是“没有普选的普选”,因为港府神经质地顺从民意,老百姓一骂,什么政策,不管有没有道理,一概慌乱收回。即便加上普选的桥段,对于改变香港的乱象,意义不太大。
现在可以做的,是成立一个“香港发展局”,这是一个财团法人,有限公司。“香港发展局”是体制外的“发改委”,由各路富豪投资,所投资金不算是捐献,而是入股,但言明不分红,每年还本4%,25年还清。其中李家可以投个300亿港币,担任董事局主席,其他各家自便。这笔钱,用来在港府预算外,规划一些大型实业项目,在中央协调下,按全国一盘棋的重大生产要素分配原则,建一些“资本密集技术密集面向未来的大型企业”,一批下金蛋的鸡,比如生产芯片/服务器/海洋石油勘探设备/行政飞机,如果产品能打进国际市场最好,再不行去供应国内需求。这批“官督民办”的“香港央企”,收益一半归股东所有(全体股东达成默契,全部追加为新投资),一半由政府用于民生开支,如道路/医院等,预算透明;再有结余,年底给全体市民发红包。
这是一次密集的“转移支付”,以平息民怨。至于大家愿意不愿意掏,借用一句话:“人民养的你们,你们看着办。”如果大家踊跃,执行得好,房价可以缓降嘛,公屋规划可以减半嘛。至于说这样做可能打击台湾的电子业,拜托,香港不保,谈何台湾?
这个建议的目的,不是解决香港的就业,而是增加香港的“正向现金流”,澳门并没有费心解决就业问题,只要能从外部世界赚到钱,自然天下太平。香港总共700万人,顶到天50万人失业,搁在全中国看,算什么大事?同时,香港社会会看到,去当一个工程师埋头做事而不是搞学运,生活会相当滋润有奔头,社会风气就会慢慢转变。
目前最要紧的,不是“占中”,而是“中央拒绝‘占中’后怎么办?”。“占中”只是一阵子,终究会过去。但香港已经犹如“突尼斯之春”的前夜,再不改变社会面貌,再不缓解矛盾,万一真有人自焚怎么办?李嘉诚有私人飞机的,你们谁还有?
香港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一个非常大的因素,是1971年履任港督的麦理浩所带来的“善政”,即大规模的,罗斯福新政式的“转移支付”。这是香港历史的分水岭(就是他搞的“廉政公署”,当时激烈反对打黑的商家中,很多是中资背景,呵呵)。非常讽刺的是,这次“新政”,是由于中国自66年起的WG,冲破了周恩来/陈毅/廖承志对于香港一手包天的,婆婆妈妈的“维稳勾兑”,发起了67年的“反英抗暴”运动,挑破了脓包,把尖锐的劳资矛盾/官匪勾结等民怨暴露在暴力反抗的烈焰下,吓破了伦敦殖民部官老爷的胆,从而迫使英国不得不改善在港施政。
今天的17年和谐,是周恩来式“鸡婆维稳”的2.0版,走得下去走不下去,香港人民说了算。当然,香港绝对没能力土产一个“麦理浩”,这是100%的;中南海没能力土产一个“麦理浩”,这是90%的。
地产商出钱,中央给市场,华为出技术人才,再从美韩台招聘一批,到香港上班不跌份。
关键是开拓一个新产业领域,然后慢慢培养本地人才。
这跟当年台湾故事类似:李登辉让台南农民卖地发财,发了财的拆迁户无处投资,投给张忠谋办台积电。
李家的钱,嘉道理家族的钱,来自香港,回馈香港,应该的。
前段时间网上热炒李家城抛售产业移师英国,是纯粹商业考虑吗?与习总上台有没有关系?李家的根本或者根基现在还在香港吗?
对部分香港人现在的心态其实挺理解。被英国人统治的时候,虽然享受着阉割后的自由、民主,却不能以英国公民自居,因为早晚要回归;现在回归了,却习惯了自己曾是自由世界的一分子,不屑于与大陆的蝗虫们一起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种心态好比红楼梦里的小妾们及小妾以下各通房丫鬟和丫鬟们:咱是大家的有身份的奴才,只要日子还好过,那些乡下亲戚们如何能和我平起平坐。
香港人是市民,没有国家归属感。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个国家再穷、再黑、再乱,是咱自己遮风避雨的穷窝。我们有自信,有自豪感,香港人只剩下了优越感。
其实这都是人之常情。不过还是要劝他们一句,不要学鸳鸯太贞洁、太刚烈,要学平儿,审时度势,调整心态,过好日子最要紧。
李登辉时代台南农民卖地发财,受惠者人数众多。香港现在的问题是资本已经高度集中,大部分人除了自身的劳动力可以出卖以外,已无其它。任何一个不能大幅度增加普通香港人就业机会的投资,其结果大概都是使穷者更穷,富者更富。
香港问题,中央最有效的办法我看还是仿效美国的食品劵,直接把那帮人当猪养。让他们在闹事和嗟来之食之间选择吧。
香港就是“地产党”不思进取导致的。但是本大提的“现在可以做的,是成立一个“香港发展局”,这是一个财团法人,有限公司。“香港发展局”是体制外的“发改委”,由各路富豪投资,所投资金不算是捐献,而是......”
——这个靠不住。
原因很简单,就是高新技术风险是很大的,失败得多,成功得少。搞这个发展局,99%会血本无归。如果投资那些东西能轻而易举赚钱,李嘉诚早就砸钱进去了。不用说别的,就芯片制造吧,死了多少家芯片厂商了,大陆不断向中芯国际输血,现在也就勉强为生而已。
实际上解决香港的困境不是没有办法,还是得靠市场的路径,香港钱多可以向美国思路(风险投资)靠近。大陆堵死了地产党赚钱的路,逼他自己寻找赚钱的路,利用香港的金融优势,他们慢慢就转向风险投资。
之所以提到芯片厂,是经过选择的。
你说得很对,如果芯片厂好搞,李家早就搞了,但我们这有几个优点:
1)台湾已经把路趟开了,中国人能搞这个产业。
2)中芯国际的产品虽然性能平平,但如果在香港设第二分厂,中芯出技术香港方面出资金,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扩大产能,是可操作的。多增加的产能,对国际市场倾销一部分,另一部分中央引导,在国内消化。芯片量大价廉,国内的可应用范围就更广,能开拓新产业机会,增加其他就业量。这样投资固然还有些风险,但肯定比全国大上高铁的投资小吧?
3)所以这样搞,香港投资者的风险被压到最低,富豪们再不投,就是政治态度问题了,香港人民的公敌嘛。
4)目前世界上凡不能搞电子业的,都被看作没前途的弱国小国。搞了这个,香港的制造业地位提升很大,有利于引凤,陆续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到那时搞风投不迟。
5)关键是给香港积累的地产资金找到出路,找到了出路才能逐渐冷却楼市。出路在哪里,我们还不知道,但不找,永远没机会改变困境。宁可做没头苍蝇,不要做停着的苍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