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茗谈(126):庖丁解牛 -- 本嘉明
但却是苏联取得真正胜利的开始。
像送外卖这种时工,二十五块一小时,只在午餐和晚饭时间才请人做工,而且不是天天有得干,很多人有上顿沒下餐。
一会儿用在解决大陆房价问题,一会儿用在香港房价问题上。
大陆还能在某种条件下实现(几乎不能),那就是行政限价。在香港极其自由的经济里,你货币贬值,几乎一定必须绝对的房价上涨。
本家同学的优点是思维极其活跃和扩散,缺点大概一样。香港房价问题,直接点就是供给和需求的问题,复杂点房价问题与香港金融体制,社会财富分配的千头万绪,极其敏感,需文火慢炖,当年董生的8万5是其下台导火索之一。
香港目前的问题,既有英美捣乱的因素,也有土工无为而治的因素,一国两制就是个气球,人家吹两制的一边,中央没有吹一国的一边,就失衡了,出问题了。所以,本人是极其不屑胡温的十年,根本浪费了在十年经济壮大的时候带来的国际机遇,包括框定香港的发展方向。
欣闻大大要重新考虑自由行,说明中央迈向有为的一步,捡起了主席在斗争中求和平的思想,这个世界你不折腾人,人就要折腾你。
反正又不是俺们投的钱,烂掉不心痛。
可以起个香港衰亡的课题,作为自由化资本主义原教旨为什么要没落的实例,也算是社会制度的实验。共产党嘛,本来就有探索人类社会制度先锋的革命任务,也算是尽责一把。
我判断土共还是本大的思路,是真把香港当自己人看,点都不腹黑。要我说,根本就表扯什么候选人问题,候选人资格随便跨物种都可以,把候选人名额定为无限,选举频率不界定,以上三条自由民主公理不证自明不可更改,完了。
香港乱了,正好说明西式民主政治在中国行不通。
按我说,HK就是那试验田,也是个相当好反面教材.放在那里多教育教育大陆人民多好.
而且如果之后TG派庖丁插手推到房产党,那肯定是两头不讨好,做事还被骂.何苦呢.TG就该好好学习郑伯,让HK那群人轮流上来都搞一搞,不用我们做什么,这帮人自己就能搞的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到时TG再出来救万民于倒悬,那样阻力小多了.
更何况现在TG也不求HK什么,烂了就烂了,还能给金融中心的转移到上海/前海让路.
如果TG以在西方的国际形象为导向,以此为脸面来混蓝星.俺国早就学习苏联解体好榜样了....
毕竞屁股决定了脑袋,不直观是在所难免.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大把公知在网上哭着喊着要到香港去洗碗呢。
不是市中心的地方,兩室一廳月租大概一萬出頭,兩個人合租的話平攤下來還是蠻划算的。。一個人租一套房的話就比較貴了
以从被瓜分的满清的百年积弱和民国范儿走出来的中国,说中国病了一百年恐怕还有人说中国病了两千年呢,矫往过正,进两步退一步,如果不用过于超前的话,中国的最好结果也只能是知识分子按照理性、科学和逻辑管理的中国,跟印度差不多,而且还很可能不如印度,因为印度至少没被瓜分掠夺和百年侵略战争也没内战,印度还有英国留下的民主制度和说英语的太多的伟大优势了
香港仍是中国的首要金融橱窗,至少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之前,香港将保持这一地位。
殖民地时期,上海是远东第一大都市,英国人是非常精于选择港口城市的。
上海占地缘经济优势,与中国境内贸易,以长江辐射江南腹地;东亚贸易与日韩距离相近。在英国人的法律体系下,获得的自由市场和制度红利,促使发展。
香港此时由于广州仍旧开埠,没有什么优势。
二战之后,中国封闭国土,上海港和广州港均废,而香港则成为重要的大陆门户,唯一的一个对外贸易港,因而香港成为庞大大陆人口的外来需求供应港。大陆的中国不仅仅依赖香港进出口,也是中国的对外融资窗口,以此为基础,香港成为世界级别的国际贸易自由港和金融市场。
在中国改革三十年的时间里,大陆因为缺乏金融制度规则体系,上海不足以重新崛起为世界级金融市场;同时中国对上海的重要性理解不足,没有在金融和物流业给予足够的支持。所以,香港仍旧是不可替代的国际贸易金融市场。
如果中国继续深化改革转型成功,完全转变成市场经济,人民币必然能自由兑换,那么香港最终失去中国的金融口岸的独特地位,--不过那时香港问题也不是问题了(大陆生活水平同香港一样;大陆客到香港如同上海客到北京一样不会随地大小便)。
一旦中国改革失败,重新走上闭关自守道路,那么香港的金融贸易转口的口岸橱窗的作用会得到增强,中国将不得不依赖香港同外部世界接触--如同改革前30年的状态。
因此不管中国前景好坏,香港的地位不会发生很大变化,而中国内地的前景还是取决于转型能否成功--其标志就是能否打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
目前的香港乱象是转折期的困惑,也许是大陆对未来前景没有信心,想提前布局锁定统一成果或香港人想买一个保险以保持未来的地位。
其实对双方来讲都是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