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邓特色,其一开始就公开宣扬:自己是开历史倒车 -- 海纳
农民可不管你什么综合治理。河南、山东,是中国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粮食生产省,这2省的农民都知道,每年不打机井,粮食就要旱死。
1952年,货运周转量762亿吨公里,1978年9829亿吨公里,2000年43321亿吨公里,2014年181509亿吨公里。
53-78,26年平均增速10.34%;79-00,22年平均增速6.97%;01-14,15年平均增速。
货运周转量和钢产量、发电量增速趋势一致,也是两头高、中间低。
2000年后,货物周转量的启动要比电、钢启动晚一点,03年还在6%多一点,04年一下就上到接近29%,直到12年,走势和电、钢差不多,但13、14年货物周转量数据与电、钢增速变化出现背离,为啥会有这种情况,还没找到原因……
1952年,客运周转量248亿人公里,1978年1743亿人公里,2000年12261亿人公里,2014年30097亿人公里。
53-78,26年平均增速7.79%;79-00,22年平均增速9.27%;01-14,15年平均增速6.62%。
客运周转量有点意思,77-88年间增速很快,89-94年间,增速波动很大,改平的拐点应当是在这段时间。
1952年,钢产量135万吨,1978年3178万吨,2000年1.29亿吨,2014年8.2亿吨。
53-78,26年平均增速12.92%;79-00,22年平均增速6.56%;01-14,15年平均增速14.15%。
钢产量增速趋势发电量是一致的,都是两头高、中间低。53-78,增速高、动起伏大;79-99年,波动小、增速低。
钢产量没有发电量在00-02的三年预热,01年钢产量增速陡然上翘,从上年的3%左右跳到18%,08年探底2%,四万亿释放后,09-11年增速回升到2位数左右,12再掉下来,13再反弹,14再转头……
为什么要办集体食堂?主要原因就是集体食堂能节省燃料和精力,提高效率。
这个思路跟大办人民公社的思路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
所以,集体食堂的失败和人民公社的失败也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集中了人力物力无事可办!
现在碰到讨论人民公社,我问人民公社做了什么事,除了水利基本就没有其他了。
然而不管在哪个地方,兴修水利用个1-2年基本都解决了,剩下的那么多人力在土地面积固定的情况下,是没有用的。只有发展工业才是出路。
所以才有大跃进的大炼钢铁,然而工业并不是只靠堆人力就行了,工业发展更遵循经济规律。
主家也是要管饭的。
公社、高级社固定长期设食堂,完全是两回事儿。56年底,全国的耕地17亿亩左右,合作社有76万,高级社平均有160户左右,分散在2、3000亩土地上劳作的农民要到食堂统一吃饭,认真想想,那不是一般化高难度。还要考虑到我国大部分地方是山区。平原地区,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大的地方试试点,可以,一刀切强行推广,那就惹出大麻烦了。
人民公社当然不只是搞水利,农村教育、农村卫生,这些都是在公社时期大发展的,公社中心校(后来大多戴帽搞了初中班)、大队小学的教师以及赤脚医生、农技员、拖拉机手这些,他们的收入都是公社、大队统筹解决。包产后,大家不愿意再出这钱了,分配到自己口袋里的比例自然就多了一块。
公社化时期的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平均增速比后公社化时期高得多,社队企业在公社化后期已经有了起步,华西村、长江村等现在的明星村,起步都是在公社时期。
农村识字率提高速度、农村人口人均寿命提高速度,公社时期和后公社时期,大可以拿出来对比一番。如果觉得直接对比有些难看,可以间接对比一番:公社化时期,中国的人均寿命提高速度快于同期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后公社化时期,中国的人均寿命提高速度慢于同期的其他发展中国家。
这个,老兄拍脑袋出来的吧: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淠史杭灌区,从1958开工兴建至1972年基本建成通水,历时14年里,80-90年代又陆续进行了部分续建配套建设……
这些是大的,再拿个小的出来:巴东绝壁天河,是水流坪[小(一)水库]的引水渠,流量太小灌溉面积达不到千亩,1966开工,1978年通水,12年……
一胎政策体现了邓的做事的风格,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1983年10月11-12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确定从1983年冬季开始,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地对全国各级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以“清理三种人”为名义,对文革时期拥护毛泽东路线的积极份子进行清洗。上至省部级干部,下至工农兵学员,大批人员遭到打击。1983年至1987年整党期间,开除党籍的共有33896人,不予登记的共有90069人,缓期登记的共有145456人,受留党察看、撤销党内职务和向党外组织建议撤销党外职务、严重警告、警告等党纪处分的共有184071人,总计45.35万人。
雪里蕻曾经做过概述,引用如下:
所谓三种人、派性分子,就是文革期间不和他们一条线的造反派。照理说,清理有打砸抢行为甚至血债的人完全应该,可是某些打砸抢分子却爬上去了。另一些人,都算不上什么三种人(比如焦裕禄的好友、群众一致称颂的原兰考县长张钦礼)却被关进去了。
还有被翻案的人。包括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把过去被镇压的上层人士拔了上来,镇压他们的则被打了下去。沙甸就属此类。
最后就是推广包产到户期间,宣扬“不换脑子就换人”,把一大批不合作的干部打入冷宫,有的是撤职(严格说这不算迫害,但如果按照乱邦他们书写文革经历的标准,这个就可以算“迫害”了)。
胖帅曾经说过,反右搞了那么多人,得出多少冤案。现在看看,清理三种人的规模可不比反右小。
但我相当确定,里面肯定有邓搞出来的那一部分。
另外,我可以额外补充一些,“黑五类”显然也是M大师所谓的“政治贱民”,但黑五类子女属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当时出身和成分是不同的,现在提起来很多人混淆了。我不能说黑五类子女前程完全不受影响,但我身边有黑五类子女在邓掌权前仕途就上了轨道的例子。
而您提到这个“三种人”,按M大师的标准看,恐怕要算新的“政治贱民”。三种人,后来又加上学运分子,以及他们的直系亲属,想在仕途有所发展,政审一关是很难过的。现在放松一些没有我不清楚,我所知的,是2005年前后,这一条仍然在执行。当然,据我看到的资料,对三种人的打击,主要是陈云在主导,因此我不认为邓负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