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清朝相关论文资料整理,陆陆续续有空就补充一点 -- 阴霾信仰
历法不准也不怕,继续推算改进就是了,唐代改了16次历法,宋代改了18次,明代历法不准还200多年坚决不改,可以说创了个纪录。。。
属于传统的户政,可以看看《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关系》。
中国的特色是政权始终高于产权,也就是政治大于经济,一直到现代的土改也不例外。实际上古代也主要是使用权的,即产权分离。
政权大,但产权分离带来经济上的流动。这又和西方有所不同。
有自己的一定发展规律,和国家强弱并不是同步的。比如南宋,弱得一塌糊涂,数学上却是发展的高峰。
一直过了六百年,到了南宋后期,中国的数学研究才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以秦九韶和朱世杰为代表的数学家,提出了多元高次方程组的建立和求解方法,研究了高阶等差级数的,证明了射影定理和弦幂定理等等。
好比默克尔问为什么德国没啥有名的经济学家,别人回答说:正因为德国没啥有名的经济学家,所以德国经济发展得还不错。经济发展和经济学家强弱,看起来也并不同步。
满清直接把明朝后期的引进给中断了,明末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翻译完成,明朝灭亡后,翻译终止。《几何原本》剩下九卷要等两百多年后才完成:
到了明朝末年,西方数学开始传入中国。徐光启翻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标志着中国开始从传统数学研究向学习西方近代数学转型。
崇祯二年,明朝开始组织学者重新编订历法。根据徐光启的建议,朝廷确定了全面学习西方的编订思路。历法编订局请来了在中国的传教士龙华民(意大利人)、罗雅谷(葡萄牙人)、邓玉函(瑞士人)、汤若望(日耳曼人)等人参与译书,编译或节译了哥白尼、伽利略、第谷、开普勒等著名欧洲天文学家的著作,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包括平面及球面三角学和几何学等等。从崇祯二年到崇祯七年陆续编成《崇祯历书》。
但是这个转型刚开始就结束了。清军入关,明朝灭亡。中国学习西方的进程中断了。《几何原本》剩下九卷的翻译工作要等两百多年以后的1857年才能完成。
清代数学大约相当于初中数学水平,解方程平面几何和三角函数,基本出于实用主义考虑,打仗搞测绘算历法足够了,几何原本后几卷是数论和立体几何,属于高中水平当时用不上。
宋元数学也已经初步到达了初中水准,清代中期数学发展就是从朝鲜学来宋元数学,然后把宋元数学和西方数学给融汇贯通了,虽然有所发展,但一直都停留在初中水平,没有进步到高中阶段,实在该骂。
可徐光启之前明代那200多年数学已经退回小学水平去了,甚至直接说看不懂宋元数学书,这不该骂吗?以农立国的国家算不准历法,还直接躺平不改历法,这不该骂吗?
如有相关资料,可否展开说说?
明朝初期郑和七下西洋的时候,天文数学应该还是先进的吧?至少不落后于西方?否则,不好解释如何成功做到设计制造出大型船只船队,并能做到成功七下西洋的啊。远洋大型船队长时间管理,可是综合天文地理数学知识、物质实力、探险经验、临场应变能力、心理健康管理等各方面条件才能成功的。据说麻将就是郑和船队为了船员在长时间单调的航海途中解除乏闷、锻炼脑力发明的。
明末徐光启时代,看得出天文地理数学确实落后西方了。真是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啊!
不从西方学,要从朝鲜学?明末的大规模翻译和学习,怎么就突然中断了近200年?徐光启当时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级别,这样的人来主持翻译学习,历书局里面又聘请了这么多外国人,没有被满清中断的话会怎么样?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了吧。
明朝的历法只是学术水平不高而已,但指导农业生产没什么问题。明朝在这方面和唐朝、西汉很像,就是虽然经济高度繁荣,在一些材料类、工程类方面的科学技术成就也很多,但是在基础数学理论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成就。还是那句话,数学,天文之类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并不是和国家强弱同步的。
满清放着这么多西方数学不学,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到去朝鲜学习数学呢?
元朝消灭了南宋,这个高峰再次中断。
朱世杰是元朝初年的人物,但他的数学成就是建立在南宋秦九韶、李治、杨辉、蒋周、洞渊等诸多数学家成就的基础上的。朱世杰死后,中国数学的发展就再次后继无人了。元朝还有一位天文学家郭守敬,但他也是出生于南宋灭亡之前四十八年,而且主要是天文学水平高,在数学方面没有什么建树。南宋灭亡之后,元朝就再也培养不出来像样的基础理论人才了。
成书于元朝中期的《重订河防通议》一书,其中有一个部分是专门讲数学的。里面举了一道例题计算河堤土方,方法运用出现了严重的错误。而正确解法其实在《九章算术》中就已经讨论过。此书中还试图运用朱世杰的“天元术”来解一道高次方程,但是解错了,求解过程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搞懂天元术。从这本书来看,到元朝中期,数学家的水平已经低于《九章算术》,更低于南宋末年的最高峰了。
等到了元朝末年的时候,数学著作就只有小学、初中的水平了。成书于元朝灭亡前十四年的《丁巨算法》只能搞得清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乘方、开方,求解方程组的水平低于《九章算术》。元末数学书还有《算法全能集》和《祥明算法》等,则只是一些四则运算的口诀加上一些简单的例题,用来指导商业活动的,没有理论价值。
等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中国的数学基础理论研究又只能再次从头再来。
等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中国的数学基础理论研究又只能再次从头再来。
《中国数学大系(第六卷)》对此点评道:“中国数学……从元朝末期开始,一直是沿着实用性、技巧性的方向发展。”
这句话反应出来的事实,就是中国的基础数学理论研究从元朝中后期开始就彻底荒废了。南宋以前的高级数学理论已经没人搞得懂了,数学家们只能搞点实用的算法口诀、技巧之类的东西来传播数学知识。
中国数学史上神奇的一年,康熙五十二年。这年康熙派人去朝鲜勘界,因为需要测绘,派出的使者何国柱是康熙亲授的数学徒弟,此人碰到了朝鲜著名数学家洪正夏,进行了热情友好的学术交流,结果意外的从朝鲜习得算筹和宋元的天元术。明代数学完蛋的主要原因就是珠算取代了算筹,算筹失传后古书就看不懂了。朝鲜科举一直有算学,从而保留了宋元数学传统,最后让清人学回来了,问题是明朝三百年在干什么?这点绝对难辞其咎。
恰好在同一年,康熙开始向传教士学习代数,algebra一词来自阿拉伯语,于是传教士说代数一词的意译就是东来法,传教士又教给康熙一个叫借根法的解方程方法。康熙的数学直觉不错,看出这玩意的思路跟天元术大同小异(清代数学家后来有更严格的论证)。
于是乎,康熙认为,代数就是天元术,元代以后在中国失传,传到了朝鲜和阿拉伯,最后又从阿拉伯传到西方绕了一圈再次传回中国。那还学习啥西方代数,直接从本国和朝鲜找宋元古书就是了。因为明代数学过于落后,一堆宋元数学书因为看不懂已经在中国失传或者藏在藏书阁中没人知道,明代从来没有重印过古代数学书,清朝基本是发现一本就马上重印,甚至多次重印。
俺猜康熙对方程之外的代数学不感兴趣也是由于实用主义,当时数学只用来历法和测绘,三角函数/方程/平面几何这三样就够了,任何超出方程的代数学康熙就没搞明白有什么必要。
清代还注重考据,一帮经学家又想知道古书上写的到底是啥,这帮文科生赞助数学研究(这点也很重要,重印古书要花不少银子)甚至亲自下场研究,这下好,数学研究变成了宋元数学考古,清代中期数学家借助西法搞明白了宋元数学,康熙时期学到的西法基本就是初中水平,宋元数学也是初中水平,互相借鉴的确可以融会贯通。
问题是这么折腾了一百多年,还是在初中水平上打转转,对于方程之外的代数一直就没整明白,不懂代数就无法发展微积分,微积分两大奠基人莱布尼茨和牛顿与康熙是同代人(据说莱布尼茨还给康熙写过信,但貌似康熙没收到),中西数学差距再次拉开。
因为这涉及到“天命“之类的问题,皇帝乃是天子。天文,历法涉及到政权的合法性。当然这个禁令的执行还是有很大的弹性的。明初行政还是比较牛的,连带这条禁令也执行得比较严格。
那明朝在基础数学理论上是怎么就没恢复发展呢?只发展了实用应用方面的?
宋朝几次修订历法以后,到了南宋的《统天历》取回归年长为365.2425日,元朝的《授时历》也用了这个数据,精度已经和几百年以后的格里高历(现在的公历)一致了。
从古时候改历时候的记录来看,历法精度是不断提高的,唐朝时候气差和日食能差一天多,宋朝改历时候,气差准多了,日食差6-10刻。
明朝的历法用了那么多年,到了明末,《授时历》误差也不大,日食差2刻左右。
明人也在万历年间也搞过新的历法,不过测试下来并不比《授时历》更精确。
有篇论文叫《明末中西历法争论中回回历的推算精度》,里面的结论是:明末中西历法比较日食月食精度,西历是平均误差一刻钟,大统历平均误差25分钟,回回历平均误差一小时。
推背图最早也只能是唐朝的,那之前都没必要,不过唐朝还缺少那样的经验,应该就是宋朝开始禁的吧,存天理灭人欲、缠小脚都是宋朝开始的,变得保守的国家才会这样做吧。
把天文历算都归入到子子孙孙继承的匠户底下去了。
结果就是钦天监只会根据明初的算表算现成数据,对于《授时历》的原理不了了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弘治年间就放松禁令了,民间也有研习历法的,然后到了嘉靖万历年间,明人士大夫才经过多年研究,搞明白《授时历》是的计算原理,为后来融合西方传入历法打下了基础。不过《授时历》确实厉害,一直到万历年间的邢云路等人搞历法改革,改出来的新历法精度还不如《授时历》。
西方传入的历法精度也只是稍密于旧历。测日食的平均差距就10来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