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的管理方式 -- 121gdi
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今天休息,全办公室就我一个人,吹着空调喝着可乐,更不用担心抽烟影响同事,安逸。
理直气壮地用公司电脑玩游戏,最开心了。
---------------说正事-------------
话说有一天,聊天时师傅们反映说现有的劳保手套不好用。
我当时觉得,这是个顺势推广物资申领制度的机会。
于是:
一、拿着本子记下了大家对新手套的要求,统一了师傅们对这个东西的意见;
二、我顺便扩大讨论,从手套着手,扩展到劳动工具上如:
1、对电钻的重量、接口、电量要求;
2、起子、扳手的长短、握把材质(品牌)的要求;
3、对夏季防暑降温方式(饮料、冰棍、冰镇水果、冷风机)的要求;
三、我表示大家的意见我会在整理后,跟老板汇报。同时也请大家支持我的工作,因为我打算设立个物资申领制度,主要目的有二:
1、大家有什么需求,大家提前申请,方便公司统一安排;
2、大家有物资更换需要,直接跟办公室沟通,这样效率高。
-------------大家纷纷表示支持--------------
然后我下午就做出了《物资申领表》,给大家填写。然后微信发给老板,这个制度就算是试行开了。
---------------接下来----------------
就是仓库的整顿了。
这是个很漫长的工作,因为这属于重要但不急迫的事,所以在不干扰正常生产秩序(我们从3月份到6月份,平均保持着80%的生产负荷,剩下120%里,10%是在做库存,5%是在做无关工作的事,5%是做这些事)的前提下,断断续续进行了两个月才整顿完毕。
----------其实真实原因-------------
最重要的事,一箱原件几十斤重,我又比较懒,所以慢慢搞。
我的步骤如下,供大家参考,也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想法心得:
1、请办公室文员小妹妹统计下基本型号规格种类;
2、询问老板这些里面,哪些用量较大,哪些用量较小;
3、画图:按用量确定库存量,以划定每种元器件所需的空间大小;
4、以上条为依据,根据仓库大小,从拿取方便与否的考虑出发,设置出每个元器件在仓库中的位置;
5、跟师傅们一起,慢慢搬;
6、同时,请办公室小妹妹用大号字体在A4纸上表明每个区域的元器件规格,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
7、期间,感谢大家对我这番“折腾”的支持(因为过去,仓库一直这么乱糟糟的,大家也过来了),许诺事成之后为大家跟领导请功;
8、跟老板报功,汇报表现出色的同事,请老板开会的时候表扬大家,同时宣布聚餐;
9、聚餐的时候,我顺便提及大家以后拿取元器件的时候,要跟办公室报备,方便我们做库存。酒杯一端,大家都表示可以可以。
日本鬼子的6S管理看似繁琐,真的执行好了对企业面貌是一个很大提升。
你的企业看起来正从小型企业的向制度化企转型,先搞好物料的6S管理,做出效果,会获得从上至下所有人的支持。
下一步建议推广到整个生产现场,直至车间内外。
再下一步建议你搞一下管理制度,比如进销存以及财务管理,这也是一个小企业非常欠缺的部分。
以前我有个老铁是作电商的,以前就五六七八个人,什么事都是自己亲自去办,企业小也没觉得忙不过来。后来赚钱了想搞组装,一下雇了一百好几十口人。我给他的建议就是一定要搞好管理制度,员工多了老板不可能事事都看到,一个好的制度能够消除很多漏洞。
过了几个月这哥们打电话,说被管发货的那个员工坑了一下,一个快件偷偷加了一块钱的快递费,几个月的时间坑了他一百多万。给我说要是早听你的就不会出这样的事,那个员工跟了他七八年了,一直很看好他,出了这样的事他很痛心。
我说人都是有贪欲的,是否能守住底线只因为诱惑够不够大,后果够不够严重。他跟你七八年不假,你那时没有给他这么大的权利没给他管这么多钱的机会,现在你突然一下给他这么大的权利,头脑一昏可不就管不住自己了。如果你能提前订好制度,有相互间的制约有实实在在的惩罚威吓,也许他可能会三思之后克服自己的贪欲,还是你的好伙计好员工。所以说他的行为有一部分是你的疏忽放纵造成的。
并不是说超了就不能入帐,而是超过的部分就不能税前扣除。
就是说超过的这部分要全额算成企业的利润交税。这样就达不到老板增费用减利润少交税的目的了。
想接你的话题聊聊。
我个人的体会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实际上,不管企事业的大小,完善的规章制度都不可缺:
上到只有几个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下到也是几个人的工厂班组;从数万人的央企到数万人的私企;都有自己的“规矩”可循,不会也不能放任自流。
我的第一个职场,从数百人发展到数千人,就是在不断地“补修加减”管理条例,按照科技手段的发展,结合实际情况,完善规矩和良化流程的。
我们这些人,经过多年的培训和实践,会有一些共同的工作习惯。譬如忙总写过的,参观工厂时,会特别留心那家人的机修部,基本上就可以知道它们的生产能不能“顺畅”。
这里举一个海外的特例:公司有一个协作户,是个只有十几个外勤工程师的工业自动化的专业服务团队,我去看过他们的“油料”库。(他们为许多公司的机器人做定期保养)让人眼花缭乱的分类分级,都整整齐齐和清清楚楚。
库存的大桶和携带现场的小瓶,除了标签一一对应外,还都有色标一一来对应。因为要严格执行不同功能和环境的需求,“润滑油”等的匹配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他们深知,自己不能抱侥幸心理,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和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员,偶然也会疏忽,也需要防患未然。
我自己个人的汽车保养,是在一个在狭巷深处的小门户的家庭作坊。父亲一个人工作,而在职校学习的儿子是帮手,女儿也会偶而看到。那么小的地方,所有的工具都井井有条,靠墙的油料排放的和我上面所说的那个单位非常相似。(我非常惊叹,他自己一个人干活儿,为什么也要这样讲规矩!)
他的老客户都是慕名而来,多年不离。他也不急不躁,从不偷工减料。
规矩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让大家都感到安全和舒服的保证。
有时候自己也会有些感慨:
就拿河里来说吧,如果每个人都能体惜河主的苦心,尊重和遵守那个(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和清清楚楚的)河规。
河里现在会不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呢?
言不达意,见谅。
把有用的拿来改改,标准写出来看着多,要点差不多就6S。
日常生活中图书馆工作也一样流程。
划分好责任权力边界,比如进出货或涉及财务以签字或盖章为准。
送花
就是元器件从仓库拿出来——到组装成套期间,都是放在成套工作区的旁边堆放着,显得比较杂乱。
下一步就是参考6S这个标准,根据我们厂的实际情况,设定工作规章。
之前拿到兄弟厂家提供的资料后,我就帮忙起草诉讼状,并将证据(聊天截图、通话录音、收据扫描件)以附件的形式整理并打印出来,并将资料电子档用单独的U盘存储,交给兄弟厂老板,让他去法院起诉。
------------------让他去提交资料的时候注意一下-----------
尽量是个人告对方企业,而不要企业告企业。
这样比较方便灵活(只针对小金额)。
--------------到达法院大门后--------------
1、登记身份信息,过安检,找到服务台(有的法院比较大,可以问保安。一般保安都会很热心的帮你解答问题);
2、在服务台说明意向,并在其指导下填写资料;
3、留下联系方式,等通知。
-------------这个过程要特别注意------------
有的法院会因为各种原因(实在太忙、最近有检查、新领导有新要求)等等,找借口(案件太小不要浪费司法资源、你这不该找A法院,该去找B法院)。
此时要注意:
1、法院让你找别家法院:只要该法院属于案发地点、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三者之一,你都可以在这里告;
2、因为案件太小建议你和对方协商解决不要浪费司法资源:你可以申请调解(法院调解庭),调解不成再立案也行;
3、法院要求你提供对方身份证号:如果对方是法人,提交其公司信息和联系方式就行;如果对方是自然人,那就只能你找个关系帮忙查,或者委托律师;如果没关系,也没钱找律师,就咨询一下法院自带的律师(好像是法律支援办公室?),这个单位在每家法院都有一个,专门提供法律咨询。你可以将你的资料给他看看,在某些情况下,即便没有对方身份证号,也可以立案的。
-------------长话短说-------------
我们将B(法人,我们有他工商信息,方便立案)作为第一被告,A(自然人,我们没他身份证号,所以不方便把他作为第一被告)作为第二被告。
过了几天后,B主动给XX总(兄弟厂家的老板)打了个电话,说法院调解庭的调解员找到他,说XX总要告他。
巧了,我当时正好在XX总旁边,于是我小声让XX总电话录音,开免提。
期间,B一直指责XX总不讲道理,并表示钱不是他欠的,货不是他买的,而且A已经离开公司,XX总应该找A,B是无辜的。
我示意XX总:
1、先明确对方身份(我电话换了,号码都丢了,请问你是XX公司的B总吗?)
2、明确事实(A是B高管;货是送到B公司;B签收的货;现在A失联,只能找法人);
3、无论对方狡辩什么,都一句话回应:相关证据已经提交法院,详情可向法院咨询。B和A属于公司内部管理问题,B可另行起诉;
---------这一套下来,电话打了大约5分钟----------
对方就开始谩骂。
我方主动关机。
XX总第一次打官司,有点忐忑。我说不用急,他一旦吃了官司,不结案的话,他的公司麻烦更大,潜在损失没法计算。我们只要相信法院,等待程序就好。
---------------过了大约半个月---------------
到这个月初,法院联系XX总,愿意调解不。
当然可以,条件是1万元,一次性付清。
(其实我的建议是还要附带半年10%,共计1000元左右的利息,但XX总觉得算了)
于是电话沟通后,B和XX总到了法院,当着调解员的面,B转账,XX总办手续,事件结束。
-----------------后续------------
XX总说感谢我帮忙,帮他出了口恶气,还挽回了损失。要塞我2000,我没收。我说兄弟厂家,谈钱伤感情。下次我们跟您下订单的时候,您帮忙插个队就行。
然后一起吃饭,吹牛,就不赘述了。
-----------总结------------
一个简单的经济纠纷,保存好证据,债其实跑不掉的。
按XX总的说法,对方如果不是“出口成脏”,这个事儿他还想着算了就算了,因为以前也有很多小额欠款,只是碍于对面态度好,自己抹不开面子,上法院又麻烦,所以时间长了也就算了。
我说,还真有人靠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拖欠货款马上跑路的方法做生意。这种人尤其是在新建的市场,是存在的。
XX总觉得,以后生人或者小额订单,除非对方付定金,货到付60%,不然他是不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