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求助】孩子教育:原子弹、大炮、罗斯福 -- 宝特勤

共:💬102 🌺58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也要时刻提醒自己避免这些问题

“1. 固执己见,抵触不同的意见。觉得世界就应该是自己感觉得那个样子。用同样的框框去套所有的事情。

2. 自设围墙,以自己为中心来划线,把朋友搞得越来越少。

3. 不能开阔胸怀去接纳别人的人,往往也不注意自律。“对人严对己宽”是他们的常态,损人也不利己则是后果。

4. 鸵鸟方式的生活态度,只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

家园 将几个手下放在一起比较,真的可以提供很多信息

非常感谢分享,特别是老兄和GWA的讨论。

法国手下靠技术在团队中立足,在一个友好的环境中(老板赏识并保护),不断磨练提升自己的短板,好像老兄自己也是走这条途径。

我应该也是走这个途径,相信西西河的特点聚集了不少类似的河友。

但是我的观察是,我们是对应时代相对特殊家庭群体的产物。我孩子成长的时代环境与父母相比变化极大。最大的变化是,我们有实力可以给孩子提供不同程度“拼爹”的资本和资源。孩子复制父母成功的路径,可以,但付出的成本极大,远远超出了我们当时成长的环境。所以,我愿意让孩子走另外的途径,更好的使用资源,同时把通道让给其他的孩子。能够积极主动使用身边可以触及的资源,是名校招收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是一个在MIT、哈佛做了近40招生的黑人分享的经验。

所以,我给手下、给家长的解释是:通过教育改变生活不是一代人的事,是几代人的事。我父亲完成了走出农村,我在这之上更进一步走出国,而我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可能要走回国。总体上应该保持往上的趋势,孩子的生活应该至少与父母相当,甚至更好。马云、许家印这些人是时代的产物,一代人可以获得别人几代都达不到的成功,但同时也给他们的孩子制造了难以逾越的天花板。如果时代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些孩子的生存能力甚忧。家长越成功的家庭,孩子人生的天花板可能越低,这样家庭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能让孩子取得突破。

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一直在收集分析类似澳大利亚女孩和非洲穆斯林这样的例子,因为在我接触的家长中,大量的是没有机会走我经历的途径而成功的。在我念书时,或许看不起这些学习不如我的人,但接触的越多,对他们尊敬的越多,值得学习的越多。“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家长必须交给孩子的东西。

澳大利亚女孩近似政变的行动,估计老兄从中学到不少东西。走入社会独立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应该是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就是有一个开放的大脑。

通宝推:起于青萍之末,宝特勤,
家园 补充:女孩职场生存之道 -- 补充帖

另外她做人是有原则的。比如她决不和任何男同事废话,不管级别颜值。以她的年轻颜值身材不是没人试过,被客气地提醒下次会碰壁。

所以我可以经常带她出差,让她帮我完成我力所不及的事情。大家没有觉得不妥,跟我抱怨她的事情也不时发生。

其实这也是女白领生存之道。

家园 【建议】一个孩子不知道的家长游戏

小孩子每晚大多是妈妈哄着睡觉,在孩子刚刚睡熟、妈妈没有起身离开时,爸爸过去把手放在孩子头顶上。这时爸爸手可以稍加压力,想象练气功,通过手掌给孩子传力;或者通过手掌和孩子进行沟通。

绝大多数时候,孩子会做出让你们意想不到、绝对惊喜的反应。

希望大家试试,把结果分享。

我是在孩子4、5岁时无意中发现的,以后只要有机会,每天晚上都做,直到9岁以后消失。后来和家长分享,有人说在接近1岁的孩子身上也有反应。当然,偶尔有家长说啥反应也没有。。。

家园 政变学到的

手下不是奴隶,是合伙人。

手下是全力辅助,上班打卡,磨洋工,走人,甚至特殊情况下揭竿而起,全是手下自己的决定。领导自己的所作所为可以影响决定,但无法替手下做决定。

澳大利亚女孩政变的平息是一个常识上应该是我敌人的人当着整个美国团队(除了我… 我是政变的对象)说我是个好人。这对她决定以后全力辅助我应该起了作用。

当然那个人那时说我好话不阻止他以后各种不加掩饰的敌对行为。

社会很复杂。

家园 歪个楼

各位前辈,若是女性,或者认识,有机会可以来这里帮助一下后学……

Women in Academia

目前看学业方面的居多,但也有不少行业的。

看到宝兄的帖子,就想到了现在女孩在学界和职场多不容易。连日常生活都是各种问题。

家园 其实对大人也有效……

孩子大点也可以。当然或许说的不是一种反应。触摸皮肤会激活体感皮层反应,气运手心的时候,会柔和增温,轻微波动。也就是轻微的,有规律的,触压觉和温度觉刺激。就是不知道气味有没有影响。

对于孩子,知道的只是舒展肢体,伸手或者轻声呼唤(有时是(你的)称谓),别的就不知道了。

家园 如果是说称谓

下面要开始胡说八道了

---

我把这个称之为“气感成识”,定义为通过视听以外的信号所组成的整体感觉形成对人的意识(识别事物)。

知道的一般满足以下条件:

1.1 孩子之前和现在情况稳定,面色安详。(细致到最小的面部动作)

1.2 孩子周围的干扰很少。

1.3 你对孩子的干扰很小。

2.1 之前和孩子的接触不少。

2.2 之前和孩子的触碰谨慎而且小心。

2.3 之前触碰的时候,自己也能感受到自己体内细微波伏的暖流。(可以是其他感觉信号,暖流是形容。)

3.1 孩子认识你。

3.2 孩子知道如何指称你,包括声音、动作和表情反应。

3.3 孩子对你有特定表现,除了指称。

诸如此类。

我不知道认知神经学之类是怎么表述的,所以只能是现象。

这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可以说,成人非常常见。有些人在这些方面的感觉非常发达,我称之为“感觉记忆结构”,定义为通过特定感觉的组合与记忆中的事件整体联系来形成认识框架。最典型的就是躯干部分的身体感觉(尤其心肺),偶然触发就会想起整个事情。对于一般人而言,往往是小时候的父母。只要触发那种感觉就一定可以。不管在什么情形下。

只是很多人对自己的感觉并不清晰。而且这种感觉整体非常复杂,并不是一两个(地方的)感觉就可以出现的。事情也不是一下子复现的,是通过框架生成出来的。这对有特定障碍的人来说十分明显,而且很容易引起严重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在抑郁的帖子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消除身体捆绑。捆绑的不只是简单的感觉,是非常复杂的统觉。而且是结构化的,并不是线性关系那么简单。有时候,甚至可以消减到只剩下一个空架子,可以由自己把握的地步。

当然还有一些前提,比如你和孩子都比较敏感之类的。即便日常不敏感也没事,专注的时候,感觉一定是放大的。

其实别说头了,轻轻握手,细微抚摸和揉捏都能认出来的。哪怕之前抚摸的不是这个部位,甚至只是抱抱。

家园 所谓和聪明人一起干活容易,盖因讲清利益即可?

这种情况下只能是互相利用,没法发展成自己人吧?

家园 人和人,事和事不一样吧

就像我那个敌人。关键时候可以凭良心说我是好人,因为作为一个体面而且正直的人他无端不能攻击我人品。过后他可以各种招数乱招呼,因为我们确有利益冲突。但是上班管上班,做人管做人。

比如我对澳大利亚女孩的人品是绝对信任的。否则我不会和她一起出差。尤其是去印度深夜下班,我绝对陪她回旅馆。这是彼此天大的信任,要不我可以趁虚而入,她可以随便编个故事我身败名裂。

但是下次类似的事情她会不会再政变?如果她是合格的管理人员(我相信她是),当然会。她有她的前途需要考虑,现在还有她的部下。

在西方,人品和工作作风是比较分开的,但不完全分开。东方人要适应这个。

当然有些其他国家的移民(不指出了)有些人会另外一种方式的工作人品不分。不说了。

通宝推:大神盘古,
家园 不但做了,还自认了,敢做敢当,外加坦荡。
家园 感觉国内差不多

不讨论工作的时候,技术强调人品,管理强调技术。讨论工作的时候就反过来。主要问题是,意思永远是变动的,不好琢磨。因为会搞纵云梯,用人品论证技术,用技术论证人品。

家园 从教育到人生

从教育到人生。

我们在这里讨论教育,实际上是聊人生,这个楼里,从谈儿童开始,一会儿就歪到成年去了,这是非常自然的。

我个人总结,人生有两条轨迹是共同的:

一是从被动地接受教育开始,到主动地体验教训,包括体验成功与失败的过程。

这会带来许多人的变化,造成他们之间的差异,如自信与自卑,坚持与放弃,开放与封闭,阳光与阴暗,喜乐与悲伤,无私与自私,满足与贪婪,自尊与奴膝,自制与放任,等等等等。

二是从被动地初识“是非”,到主动地辩别“真假”,再自觉地处理“善恶”的过程。

这也可以划分为许多阶段:向往和憧憬,追求与改变,提高与休整,后退与前进,自储与分享,个人修行与集体学习,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等等等等。

我给自己初拟了几个小题目,觉得它们都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初列如下:

1. 挫折

2. 挑战

3. 安静

4. 音乐

5. 孤独

6. 亲人

7. 敌人

8. 无能

9. 无助

.......

以后,我会抽时间分别举些实例,通过讲故事来聊聊。我不是说过,西西河是我个人选择的黄山的千峰万谷吗?在这里一览天下,放肆狂啸和低吟后,静聆回声,我觉得挺过瘾的。

先就“挫折”来聊聊。

我不是受虐狂,但是自己确实是非常享受“挫折感”的。因为它们能让自己清醒和明智,既弄清楚了自己现在的实际份量,能挑几斤担子,也明白了自己的选择,下面该如何改变。

一般来说,“挫折”后面跟着的不是急速下滑,就是无望的挣扎了,会持续相当的一段时间。这个时候的咬牙坚持,是最宝贵的个人财富。

我给河友们讲过,那个总工程师面试我的故事,下面就补充一下来龙去脉。

那时候我一边打工赚钱,一边在学校以“访问学者”的名义,为他们做无偿的课题,图得是不想付学费和学真本事。

宝河友说过“是金子到那里都可以发光”。自己毕竟有些技术底子嘛,做为最普通的工人,我也被新来的分厂厂长注意到了。他开始是让我的组长交给我不同的活儿干,后来不但有时候站在我旁边看,而且还会来聊上几句。

也许是因为都是移民,也许是他也正需要自己人,就突然地把我带到总厂去了,先是找了个厂里的唯一的黄皮肤工程师,把我交给了他,让我俩先谈谈(当然完全是讲外语的)。回来后非常直接地当着我的面只问了一句:“他行吗?”,那个人的回答也非常干脆:“行”。

几天后,就有了他直接把我带进总厂生产老总(兼总工)的办公室的那场戏。

那场戏分三部分,一是老总问我回答,对那些我没有能力说的,就自己拿笔写公式,或者画简图来对付。我还感到,他提的问题,也有自己并不清楚答案的。二是他很客气地把我给扔下,说是出去处理工作,留下我一个人在一张纸上,写他办公桌上的所有的东西的单词时,进进出出的人并没有断过。三是他回来后,是客客气气地与我握手告别的。

我确实非常感到失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而且无法摆脱它。我后来改变职业追求的方向,不再在乎是否重新为人之师了,就是觉得自己的年龄和语言水平,已经配不上了。

我转向工业界,在后来慢慢建立自信后,又涉及管理。这个偶然发生的小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多年后,我与那位总工还是重逢了,毕竟这个国家的专业圈圈还是太小了。我们都去过同一个年展里选购,也在有些会议或者社交场合交谈过,没有任何不自然,有时还会特别地多聊一会儿。他应该感觉到,我是真心实意地感谢他的。他也应该明白,这个世界上是不应该有太多的,像我那样的“被教育者。”

通宝推:月之回忆,大眼,宝特勤,
家园 从教育到人生三个境界: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
家园 等待

觉得还可以加上一个等待,几乎能把上面九个串联起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