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 -- 翼德
就像审兄所说,这是用宪法讨论量刑。
况且经济科学也是以宪法为主的,预测的主要是所谓“趋势”。
■
上文后面那段,是讨论给资本背书的那些人在混淆概念。正当性意味着存在的必要,但是他们论证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不是一回事。比如资本主义会带来效率并促进发展,所以资本主义(结果、目的)是正当的。但实际上人们往往是用私有制和自由市场才会带来发展来论证的,所以资本主义(制度、工具)是必要的。这就是事实和价值的混淆。
而且不只是表面上的使用了不同定义。因为在他们那里,即便定义不同,也还是在说同一个“客观对象”。没有私有制和自由市场,怎么会有通过计算理性逐利呢?又怎么会有市场发展呢?又怎么物质丰富,社会发展呢?
可我们都知道。市场发展不能等于社会发展,尤其是人文价值(道德伦理)和社会福利(价值分配)。私有制和自由市场也不能等于理性逐利,且不论国有制和货币以外的价值,私有和自由本就自相矛盾(垄断组织)。至于事实和价值就更不必提,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是一回事吗?
发展一下审兄的例子,“实质”强调宪法和判决结果,形式强调“刑法”和判决过程。而马克思主义两者兼具,只是“形式”的部分如今稍显不足而已。
■
马克思主义的论证恰恰是从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形式不正义”开始批判的。像所有社会理论一样,这些“形式正义”实际上假定了社会道德的完整性,是以价值认同为基础的……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包括两个方面。
事实层面,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在无视现实(社会存在),或者说微观经济理论解决不了宏观社会问题(包括经济),进而微观的也解决不了。强调问题源于(价值理论的)政治性。
价值层面,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在扭曲人性(异化人类),意图用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本能与利益)取代人类的普遍价值,太过个人和主观。强调问题源于(价值理论的)目的性。
所以马克思主义意图在两方面都取代。现在只是形式方面看起来不足而已。可是后来者,其实没有一个人从这些方面讨论,至多触及了部分层面而已。即便现代经济学看起来“完备”,但能预测乃至应用的依旧十分有限,所以不是说事后诸葛的,就是说跳大神的,实际应用十分有限。除非你把管理学(运筹学)和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混在一起讨论了……通过“应用数学”里面的经济模型,比如线性规划、动态规划什么的。
顺便一提,福利经济学的多次转型和失败,也是两方面都不足导致的。比如从国民收入总量(旧福利)到帕累托最优(新福利),到社会福利函数(函数学派),再到无法从个人偏好次序导出社会福利函数(阿罗不可能)。总之都是价值理论的预设有问题。
以上讨论可以用一句废话总结:价格当然是由价值决定的,但是价格显然不能等于价值。或者说,市场价值不能等于人类价值,是人类价值决定了市场价值。马克思讨论的是这个。
@Swell 河友的无人矿山, @wild007的黑灯工厂,他们把一个社会生产的过程,截一段正好可以一定时间范围内可无人值守的片段,来做为证明材料。我请他们理一下这个片段是如汇入社会生产,刚好他们没空吧。
如果有一天出现这么一个现象:全过程无人介入,由机械完成所有的生产活动,人需要什只管提要求就能得到满足,那么不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条件之一满足了么?希望这一天有生之年到来,趁我觉悟还不够高,请求分配200个老婆。
黑灯工厂也好,无人矿山也好,机械设备只是社会生产三要素之生产工具,在社会生产的结构中,跟原始人的木棍石锤,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生产能力提高了。
只不过反复说,同一个现象,可以用不同理论来解释罢了。
当然,如果审兄能明确地告诉我,马克思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什么,预测什么,当然更好,但这事不能强求。
■
其实这里你把不同概念混到一起了。
■
首先,「社会必要劳动」,通常是指单项作业的劳动投入,用时间计量。所以他其实是「单位社会劳动」,不能说明总体劳动强度。比如,一门劳动不可能只有一项作业。
其次,「总体劳动强度」有多个定义。比如一个行业、一门劳动、一项作业、一位工人等等。按照前文,你说的其实是「单位社会劳动」减少带来的「单项作业」的总体劳动强度减少,进而影响劳动或者作业,最终反映到工人身上。
但这样会有很多问题。工人这项作业的强度是小了,其他作业呢?或者这门劳动是小了,其他劳动呢?这个行业是小了,其他行业呢?就像之前回复的,如果是专业化分化工,把一门劳动中的作业交由外部,外部的劳动投入又该如何计算呢?
所以这样讨论很难说明问题。
就像我回复的截图,人家讨论的是宏观历史进程,说的是单项劳动或者作业,而且例子(包括你的)集中在基础产业,比如农业和基础工业(如钢铁、石油),都是可以大规模集约化运营的上游产业。并没有讨论配套的产业集群、上下游形成的产业链还有相应的交易服务业……而这些才是关键。生产力有解放才会有发展。不能只考虑解放,而不考虑发展。
■
劳动总量的增加有两种,一种是社会劳动总量,一种是个人劳动总量。尽管单位社会劳动减少了,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劳动的价值也随之减少了。个人需要更多的劳动才能补足自己的需要。故而结果上,个人劳动总量增加了。
另一方面,分工化也意味着专业化,这会让你的劳动价值被压到最低,被压到以专业来衡量的程度。并且会有相应门槛,不得不接受教育的必要……甚至和资本家理论“价值”都需要大量学习。故而结果上,非产出的投入增加了。
又因为始终无法掌握生产资料,无法主导价值理论,于是不可能干预分配和定价权,只能等待资本家赏赐的福报,结果越忙越穷……这还需要论证吗?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纪实图书都以“穷忙”和“扫地出门”为标题了。
至于社会劳动总量……一直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化而不断上升,从未减少。
■
这和交易成本是同一类问题。
交易成本总量(专业化、分工化水平)和单笔交易成本的估算是相反的。前者趋高,但不能太高,否则服务业成本大于制造业成本。后者趋低,但不能太低,否则收不回成本,入不敷出。
对于生产成本,或者社会必要劳动而言。总量趋高,因为分工越来越多。但不能太高,否则交易成本大于生产成本。比如信息、物流、特许经营的成本(加价)。单笔趋低,因为作业越来越少(整体分工多=单项作业少)。但不能太低,否则生产成本低于实际投入。比如基础劳动的成本(贱卖),也就是时空、资源和精力的投入都不值钱。前者太高而后者太低,就意味着交易成本占最终成本(价格)的大头,而生产方的利润不足,全都进了交易服务业的腰包。
以网购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信息(交易平台)和物流(快递公司)是如何吃掉中小店主利润的……甚至还有在此之上寄生的服务业,比如SEO优化、推广分析和交易分析。
因此只讨论单项的“社会必要劳动”,或者单笔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没有意义,必须结合整体讨论。否则你只能看到减少。也就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地说却在减少”。
其实没必要这么复杂。十九世纪后期的英美,普通工人的年工作时间高达3500小时,而之前也就2000。二十世纪后期才逐步恢复到2000左右,然而这是共产革命和产业转移带来的。他们的福报,是以亚洲人民的福报为代价的。
总之,分工化和专业化意味着生产项目的增加,项目增加意味着劳动总量的增加,理论上和现实中都是成立的。或许未来有所改变,但只要永动机不发明,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人类智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那么问题就是永远的。
马克思揭露了剥削的方式,指出资本主义必然会发生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替代。
回到你上一个贴子。审兄精读马列著作,当然不会认为有什么谜
边际效应理论是生产经营当中常用到的理论,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收益反而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当增加的投入超过某一水平之后,新增的每一个单位投入换来的产出量会下降。
你这个贴子里,投入水这个要素的产出是满足生理需求,不进行商品交换或财富贮蓄或满足心理需求。而投入钻这个要素,不是满足生理需求,而是满足交换或财富贮蓄或心理需要。对应不同的情况,其前置条件已经不同。你举的例子当中钻石同样有边际效应,无非是阀值不同。而当条件从前述的水无限远超阀值钻有限远未达到阀值的情况,变成水有限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情况下,为了活命,水就比钻重要了,也就是更值钱了。所以你的水钻之迷之所以发生,是预设的前提发生了变化。这个之前说过了。
换个条件,当水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时,人就会大量囤水。
除非你不把当代经济学(比如微观经济学)叫做经济科学。但除此之外哪还有什么经济科学呢?
经济科学的大部分内容难以量化。经济科学的基本公理,比如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理性人假定和完全竞争假定,这能量化吗?即便可以量化,也难以预测。比如市场类型(竞争程度)可以由垄断程度,市场外竞争的多少判断,这能预测什么?即便可以预测,前提条件也非常多。比如完全竞争可以做到最高最大效率,乃至最大“公平”。但是这是信息充分、交易成本为零为基础的。这能简单判断好坏吗?
这就是为什么前文说张五常……其实别人说得更狠,比如经济学就是跳大神。这还是人自己专业说的。
以上当然是胡说一通,我的意思在于,不要把经济科学和数理科学等价起来。经济科学需要数理基础,比如微观经济学的供需平衡是一个不动点。但不能说经济科学就是“定量的”“预测的”数理科学和相应模型。宏观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有多少数理基础?前者无非是水多了加面,后者无非是福利本身是个函数而已。
主要,在你的说法里,“定量”的范围和“预测”的边界都是不确定的。或者说,你预设了范围和边界,然而别人不这么认为。比如夏秋换季,应季蔬菜减少,大棚蔬菜涨价,这需不需要定量才能预测?如果有精准的定量模型,能不能预测下我明天买菜的价格?
总之,你把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经济模型=实际应用了。
注:这是经济科学≠定量预测的原来的草稿,比较乱。抱歉。
比如边际效用学派当年并不受待见(参考《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比如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直到阿罗才彻底奠定(供需平衡是一个不动点),比如古典经济学说市场能有效配置资源,为什么还会有企业等非市场配置(内部配置)?(科斯的交易成本)……那他们之前算什么,有人知道吗?
问题从来不是定量的那算法,而是定性确立边界条件。
至于福利经济学那套就更不用说了。随便找本教材都说的清清楚楚。
全文不客气的说到处是漏洞。甩了几个概念完全不讲逻辑。
第一段总结一下:经济学大部分不可量化。模型需要很多假设,这些假设过于简单。所以呢?我们要为经济学建立一套新的标准,不要去预测了,反正也不准。那经济学的科学家和骗子有什么区别?
经济学很难,模型很难构建,这是当然的。但是依然要构建,依然要有好坏之分。否则这就不叫科学了。预测随处可见:今年下半年中国的通胀会是多少,如果美国持续加息,中国的货币该如何应对。这些决策的背后都是有数学模型做基础。而且和你所说的相反,很多的预测非常准确。
如果是为了辩而辩的话,我倾向于以后不浪费时间了
问题在于,如果你真的理解经济学在说什么,你就不会觉得我的胡扯是简单的胡扯了。可以试着随便找本国内的《经济学基础》或者《经济应用模型》,有空翻翻《数理经济学》和《应用数学》也行。你这么懂理科,肯定比我看出来的东西多。
我的意思在于,你把科学想的太狭隘了。完全以数理化去判断。社会科学恰恰是最难数理化,定性研究远大于定量的学科,你这个时候只拿精准定量的模型说这才是科学,不是以偏概全吗?就不能稍稍了解一下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吗?
其实这只是概念或者说定义问题,你把你的定义当作理所当然。
■
以预测为例,大部分时候并非那么精准。比如宏观经济学的利息与失业率,GDP与就业率。新制度经济学的市场型交易成本,社会总交易成本。大家只知道相应关系和大致增减即可。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函数就更别说了。只有微观经济学的产品价格、劳动供给之类的模型看起来是“精准”的,但仍是参考大于实际。实际应用最多的,恰好是我之前说过的运筹学,比如投入产出模型(线性代数)、运输运转优化(线性规划)等等。就你的表述来看,你只说了精准和预测,实际应用从头到尾都没说过几个,能不能给个确切的例子来证明一下?
定性之后呢?不解决实际问题了?
更近一步的说,你既然都定性的,为什么不近一步定量呢?如果不定量,定个方向行不行?是涨是跌?这也定不出来?可以来一个幅度会有多大?
你说的经济学书我都不止翻过。我倒是怀疑你看过多少?这些年那个诺贝尔奖发给定性的经济学家了?
建议作者和认为该文有道理的,先把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搞清楚再来讨论。
我整理一下该文:把原材料成本作为不变成本,把增资部分作为可变资本(工人工资和利润),其他因素忽略(说是折算进去也行,免杠),每个工人工资即是固定的,那么相同工人数量的情况下,增加生产,增值变多,这个增值和工人的数量没有关系。而马克思说这个增值和工人数量有关系,所以马克思错。错误在哪?错误在设定了工人的生产能力无限。而工人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超过了工人的生产能力,必须增加工人,才能增加生产,从而增加增值。
马克斯说的增加工人的产出从而获取剩余价值,换个说法就是工人劳动后增值的部分并没有全部落在工人手上,而是被资本家扣留了一部分,这部分就是剩余价值。两个说法是等同的,后一个说法可能更容易让一些人理解。那么,马克思这个表述的假定条件是怎么样的?
“我们的资本家早就预见到了这种情况,这正是他发笑的原因。因此,工人在工场中遇到的,不仅是6小时而且是12小时劳动过程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如果10磅棉花吸收6个劳动小时,变为10磅棉纱,那末20磅棉花就会吸收12个劳动小时,变成20磅棉纱。我们来考察一下这个延长了的劳动过程的产品。现在,在这20磅棉纱中物化着5个工作日,其中4个工作日物化在已消耗的棉花和纱锭量中,1个工作日是在纺纱过程中被棉花吸收的。5个工作日用金来表现是30先令,或1镑10先令。因此这就是20磅棉纱的价格。1磅棉纱仍然和以前一样值1先令6便士。但是,投入劳动过程的商品的价值总和是27先令。棉纱的价值是30先令。产品的价值比为了生产产品而预付的价值增长了1/9。27先令变成了30先令,带来了3先令的剩余价值。戏法终于变成了。货币转化为资本了。”
工人(满负荷)工作12小时,资本家给了6个小时的钱。那么,资本家在12个小时工作量之外再增加生产量,那么只能增加工人,所以马克思说可变资本和工人数量有关。该文作者则假设在原12小时工作量外增加产量,工人同样能在12个小时完成(不要杠可以让工人工作18小时,这无非等于基本设定由12小时变18小时),所以可变资本数量和工人无关,所以马克思错。看到问题所在了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其实非常精准:特别是gdp增长和新增就业率之间。你可以google搜一下。而且还不止是中国。
其实宏观的预测往往很准,反倒是微观经常失手。
这次是真的看懂了
光说如何,不说实际,谁不会?然后,你能不能随便找个诺贝尔奖的来给我解释解释是不是靠定量获奖的?接着,我难道没有说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是两个概念,强调的是你把经济学定义为经济科学,而无视大家的定义?即便是经济科学,不依然受制于经济学的概念框架?
这里和之前一样,不是漏掉标题,就是漏掉内容,特别强调自己的某个定义,就非得认为别人有多麽反对你。这里从来只是定义分歧,说的是马克思算不算经济学,而你说他是哲学,我从两方面,其一是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虽然这被你归为哲学了,但所有经济学都有相应的价值理论和基本预设,不能仅从这方面反对。其二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这在现代早就过时了。但是我们不能只看马克思,而不看后世的马克思主义。虽然后世的发展很少,但在宏观领域仍有不少应用。你不能拿微观的精准定量去讨论宏观。何况,即便是一般的宏观经济学,也不是精准定量的。
然后,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其实根本问题在于,你说的定量和预测是没有准确定义的,别人不知道该如何理解。我上面所说的其实全都有定量,但是绝对无法做到你所说的那种精准的预测,但大致趋势是没问题的。按照你的标准,绝大部分定量,都称不上是定量的,包括那些诺贝尔奖得主。比如的13年的有效市场假说,04年的时间一致性,02年的行为经济学,至于那些靠博弈论获奖的就更别说了,你都很难说他是“经济学”的。还有那些简单的,比如08年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获奖的成就之一),你能说你那种定量预测才是关键码?
其实崂山兄说的很准确,问题在于,你们的定义想延伸到哪里就是哪里,完全不用考虑别人怎么说的,自己之前怎么说的。也不用提供什么材料,光凭说就是对的。如果你认真看过楼上楼下讨论,你就会发现,就算你坚持经济科学的定义,和这个讨论也没有影响。因为我们讨论的是你在用这个概念覆盖经济学的定义,并给出某种盖棺定论式的价值判断。当然,这上面我已经说过了。
补:看到最新回复了。原来那就是精准……我姑且理解为你觉得奥肯定律能给出的数字是精准的,那实际应用呢?又该如何解读呢?中国的偏移又算什么?须知微观和宏观是不同的,宏观往往是一种近似关系,预测和解读带有开放性。而这里的争议恰恰是宏观……不管马克思还是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