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上汽集团的起伏给我的一点感悟。 -- 江上渔人
您跟葡萄老师一样都是我的偶像,希望您有空多写写,特别想看到您的见解!
第一,我说byd,你怎么上来就骂人?
第二,你说东我说西,凭什么就是我能,你是绝对坐标绝对真理啊?我能不能说你被耳根子软没有基本的分辨能力?
第三,上汽在国内汽车界是黄埔军校,笛子除了价格屠夫是什么?笛子最大的优势是底线低,但凡上汽能有笛子底线造车的思维,第一都是上汽的。全系最大载重375kg的汽车上汽肯定是造不出来的,丢不起那个人 ,也没有水军遮掩。但笛子迎合了现在消费降级的需求,主流消费者只要便宜,pdd货又怎么了?出问题那是几年后的事了。
所以是上汽的问题吗?是消费降级的问题,老百姓只买9.9包邮,你能说淘宝京东卖正品卖错了吗?》
有些人有心,有些人没心,天天中国这么强了。不止上汽,也不止汽车产业,很多东西,包括整个微笔曲线的中间,是掌握在别人手里。上汽的状况,广汽差不多一个样,一汽二汽好不到哪,长安在纠结。还有一个典型的行业是手机。
我就屡次问中国产业多少掌握在自己手里。
路线斗争就是路线斗争,很多人还是潜意识识跪族,自觉很爱国,自发以洋人为唯一真理。渔人河友你不提路线,也许是对的,我经常提阶级就神憎鬼厌了。但是不提他也存在的。
@西瓜子 河友,你那个官僚贴很好,受教了。如果想快速发出,还是发大浪淘沙的好。我以为发贴不怕争议,争议就无可避免有不愉快的言辞出现的可能。
@风中乱发 河友,当初朋友的比亚迪F3,拉五百公斤塑料粒,全车塞满了,还能活崩乱跳的。
上汽的问题是没了洋人就得死,马上,立即,顿时。
这是一开始的论题
有一种问题就是全国人都觉得上海有问题,但醉生梦死还洋洋得意的上海人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这里不是什么好处坏处相比,谁大谁小,而是指出有问题。作者措辞比较尖锐,但是总的来说我赞同这个观点,就是上海确实有些问题,虽然总的来看上海各方面发展都在全国前列。
用加州比方,加州作为铁杆蓝州,民主党大本营,确实有些问题,就是民主党的观念中比较丑恶的部分。
这跟什么户口啊,国籍啊,迁入迁出啊,都没啥关系。
不知道该往哪里发了,下次发大浪那边
就应该搬到河里来
中国的全部行业,核心都控制在美国手里,包括军工。看看飞机,军舰,以前像苏联,现在像美国。不能说一点自主技术没有,但是本质上就是寄生在美国基础上的。所以佩罗西访台,才不得不忍;所以才要做出比日本广场协定更大的让步;所以才要比南非出卖更多的金融主权。
苏联是相当程度独立自主的第二,和美国完全是分庭抗礼。可惜他们没有走通,四分五裂,如今的俄罗斯惨不忍睹。日本是在美国扶植下的第二,只是比中国拿到更多的核心技术,在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上地位更加优渥,但是完全受制美国。而中国只是早期的日本,不过是国家人口多,所以某些数字看着好看而已。所谓唯一的不可替代性就是便宜。但是这些靠不住,一旦遇到不惜一切代价的时候,比如打仗,就不是不可替代了。印度的GDP高于德国,但是印度去打德国还真未必打赢。何况中国还低于美国。
要想改变这个被动局面,只有一条路,依靠群众。彻底改变经济结构,把出口人矿模式改为为人民服务模式。只可惜,习近平为首的共产党,已经和蒋介石的国民党一样,不是不知道,只是不肯走。
说的通俗一些:华为在汽车行业仍然沿用“卖方”市场的思维来做“买方”的市场!
-----------通信市场是卖方市场?如果你认为是,说明你不懂通信市场
其具体的表现就是:对于车主所反馈的问题和诉求采取漠视,推诿的态度,在华为的潜意识里无非就是我们的技术”遥遥领先”,你们所反馈的这些事都不是问题!
---------拿出事实来证明你所说“漠视,推诿”;否则就是无端攻击
--------“潜意识blabla”, 只是你画的靶子。问题是前面拿不出事实,你靶子怎么立得起来;
自然想造车。
只是不能造而已……全国品牌车企全部死光光,这责任谁负。
黄淮海几亿人均几分几亩旱地农民,你咋服务?他们是有矿有油还是有不可缺少的技术?大嘴一张,漂亮话清流行为少来。形势就这样,世界前十大进口国,除了中国印度,都是西方阵营,这就是现实。要加紧城市化工业化,让那几亿人不会抛的更远,你是领导人,咋办?怎么可能硬改,只有慢慢来。人减肥健身,还讲究循序渐进,没听说靠干饿来减的。
出口市场是检验品质的可靠指标。
汽车智能化投靠华为没有任何问题,反而证明其眼光长远,按我看,以后大概率比亚迪也要投靠。
通篇自说自话,前言不达后语。。我提一句比亚迪了?咋成迪粉了?我通篇只提过上汽与奇瑞。比亚迪只不过风口上的猪,没你认为的那样重要。中国汽车业的变化,不是就靠比亚迪华为,是靠整体环境,是集体性崛起,每家现在向上的车企,都各有各的门道与优势,比亚迪执行力较强罢了,没你认为的打倒它,中国汽车业就歇菜。现在下行的车企,倒是共同点较多,目光短浅贪婪,无知而不自知。
上海这天气,冬天冷的时候吹空调往往越吹越冷,效果不理想。
相比之下还是装暖气效果更好,就是厨房要大一些,有地方装大号取暖设备。
我之前说过,类似于人的青春有限,华为车机同样有时间窗口。如果没有足够的及时的硬件支持,华为车机将会从领先变成落后。
华为的目的很明确:万物互联。车是万物互联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缺席,华为的万物互联会有一个大缺口。造车显然不符合万物互联的根本利益,但是,在不能获得足够的及时的硬件支持,也就是车厂的釆用,那么,华为不得不下场造车。
华为车机并不是仅仅涉及车问题,真正的大头是中国的ICT产业,不能仅仅从车的角度看。实际上华为车机事关国家产业战略。不是一定要华为车机,其他企业也可以搞独立自主可控的车机系统,可惜,目前除了华为外,全部都是人家的锅里的青蛙。
华为被扺制是必然,华为是否下场造车,看各国内车企能自主独立能力和意识,更看中国人民政府的产业政策执行力。往上靠就是路线问题。如果中国能够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路线,国内车企,不上华为车机或其他独立自主可控的车机(如果有的话),都可以去死,而且还死得波澜不惊。
附:企业家不涉及政治?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本身就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