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星张翼轸(题目未定) -- 履虎尾

共:💬62 🌺10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履兄太客气了。俺对文史是门外汉,随口胡说的:

            好象道家认为世间万物相互联系,却又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规矩,于是个体对系统会有作用的,道家的世界里有个体的平等自由和相互适应;而儒家要给万物定个规矩出来,是不是所谓“三纲五常”?于是儒家的世界里强调系统和个体服从系统了。

            让大家见笑了。

    • 家园 【原创】二,难通的《乐书》

      履虎尾初读《史记》,在读"十二本纪","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的时候,虽说也是似懂非懂,可总算还能明白其大概的意思,因此,读得都还算比较顺利。尽管《五帝本纪》以及夏、殷、周几个"本纪"的史料都来源于《尚书》等古籍,有些读不大通的地方,但是,本着"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精神,总算还能勉强读下去。唯有《史记》的"八书",却无论如何也读不通。

      例如,"八书"中的《乐书》是这样论述的:

      "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征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故乐所以内辅正心而外异贵贱也;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也。"

      俺苦苦思索着,"音正"与"行正"怎么会有这么密切的关系?音乐怎么竟然能够“动荡血脉”,“通流精神”,“和正心”呢?又见《乐书》接着论说道:

      "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征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夫礼由外入,乐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

      读"书"至此,简直是莫名其妙,一筹莫展了。音乐就是音乐,不过几个高低不同的音符"宫、商、角、征、羽"罢了,怎么就被赋予了这么大的"特殊意义"?怎么就同人的道德(仁、义、礼、智、信),地位(高下贵贱),身体(脾、肺、肝、心、肾),品行(温舒、方正、恻隐、乐善、整齐)等等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了?当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太史公在胡拉硬扯!

      既然是读不懂,俺只得将书放下,以后再说。

      不久,俺捧起了《汉书》,在读《汉书》的"志"的时候,再一次遇到了类似问题,而且,班孟坚的《律历志》把这些内容说得就更加玄奥了:

      "《虞书》曰'乃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三代稽古,法度章焉。周衰官失,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四方之政行矣。'"

      "商之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角,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纲也。征,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地。夫声者,中于宫,触于角,祉于征,章于商,宇于羽,故四声为宫纪也。协之五行,则角为木,五常为仁,五事为貌。商为金,为义,为言;征为火,为礼,为视;羽为水,为智,为听;宫为土,为信,为思。以君、臣、民、事、物言之,则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唱和有象,故言君臣位事之体也。"

      读书读到此处,俺的头都读晕了。《汉书》的《律历志》对"五音"的神圣化程度,比《史记》更为严重,竟然把音乐的五个音阶"宫、商、角、征、羽",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事""貌、言、视、听、思",以及"君、臣、民、事、物"等通通联系到了一起.。而且,什么叫做"中于宫,触于角,祉于征,章于商,宇于羽"呢?

      如果说,《乐书》和《律历志》还是在胡乱联系,生硬类比的话,那么,古代传说中与此有关的一些故事则是毫无道理的编造神话了。

      一个传说是师?绻那佟?

      春秋时期的晋平公,向音乐家师旷请教音乐知识,问曰:"世界上有最悲伤的音乐吗?能否奏给寡人听一听?"

      师旷曰:"有,不过,您的德义还比较薄,不可以听之。"

      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原闻之。"

      师旷不得已,就弹奏了一段轻松的音乐。琴声一起,有玄鹤二八落到了廊门前;再奏之,玄鹤昂首高歌,展开翅膀,跳起舞来。

      平公大喜,站起身来向师旷敬酒。晋平公回座后,继续问曰:"还有比这一段更悲伤的音乐吗?"

      师旷曰:"有那么一段,是古时候黄帝用来大合鬼神的。可是您的德义尚薄,不足以听之,听之将败。"

      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原遂闻之。"

      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於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见《史记*乐书》)

      还有一个"邹衍吹律"的传说,说的比这一段更玄乎:

      邹衍,战国时期人,著名的阴阳五行家。有一个传说讲,燕国有一处山谷,由于地处北方,天气寒冷,因此历来不能生长粮食--粟。邹衍为了改变这种寒冷的地气,吹起了"律"。由于"律"为刚阳雄健的乐音,吹律可以驱除寒阴之气,使土地变得温暖,所以,在邹衍吹律之后,温暖来到了这里,于是,此处变得可以生长五谷了。这处山谷由于可以生产粮食――粟了,因此得名为"黍谷";又因为温暖来源于邹衍吹律,所以又名为"律谷"。(《列子?汤问》篇中记载曰:"邹子之吹律。"张湛注曰:"齐人,为燕昭王师,居稷下,号谈天衍……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于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另可参见《昭明文选*宋孝武宣贵妃诔》注引《刘向别录》)

      邹衍还有一段著名的故事,在燕国为官的时候,邹衍对国君燕惠王尽职尽忠。可是,燕惠王的左右嫉妒邹衍,纷纷向惠王讲邹衍的坏话。燕惠王相信了这些谗言,把邹衍逮捕下狱。邹衍感到无比的冤屈,抬起头来,仰天大哭。邹衍的哭声感动了上天,于是,五月盛夏,居然下起了寒霜。(《淮南子》曰,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衍)仰天而哭,五月为之下霜。)

      对以上内容,俺最初的评价是:统统是封建迷信也,毫无根据也,胡说八道也。后来,才慢慢地明白过来,太史公这样写,必有其原因,太史公是用这些内容,表达自己的思想,即"究天人之际"也。

      遇到问题从别人身上找理由,读书不懂怪作者水平低,乃后学者必须戒除的弊病。俺年轻的时候,自以为学了辩证法,便自封为"科学无神论者",就瞧不起古人,自以为是,原来是自己"窗下欠夫功"也。

      元宝推荐:雪个,

      本帖一共被 10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一,十月为岁首

      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领导九百戍卒在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8年十月,陈胜兵败下城父,被叛徒杀害,起义失败。由此可见,陈胜起义所经历的时间是( )。

      (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两年。)

      这是几年前,一次期末考试时,俺给二流虎尾出的一道选择题。多数二流虎尾选择了C,认为陈胜起义坚持了一年半的时间。

      课后,二流虎尾纷纷来问我,曰:"我们也知道,既然先生这样出题,题目的内容又这样明显,陈胜起义就肯定不会是一年半的时间。可是,不是一年半,又应该是多少呢?实在是没有背下来,就只好这样来回答了。"

      一个会做的学生笑着开口了,曰:"呵呵,你们忘了,秦以十月为岁首啊。所以在秦代,每年的九月是年尾,到了十月则已经是下一年的年头了。过了九月,就是下一年------公元前208年了。从七月到十二月,不是正好半年吗?"

      秦以十月为岁首,这是初学历史的人必须首先死死记住的知识。在计算时间问题时,必须把这一条牢牢地记住。在<秦始皇本纪>中,还有比这更典型的例子。你看,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开始出外巡游;当年七月,秦始皇死在沙丘。既然是死在七月份,怎么还能十月份再去出游呢?如果不知道"秦以十月为岁首"这个常识的话,就会出差错了。(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关于秦以十月为岁首的情况,在《秦始皇本纪》和《秦楚之际月表》中说得很清楚。据《秦始皇本纪》所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 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p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

      俺做学生时,对"十月为岁首"这一常识就是首先进行死背的。背会了之后,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秦朝得水德,以十月为岁首,西汉建立后,汉承秦制,继续以十月为岁首。直到汉武帝时,重新制定了历法,废除了汉初以来一直沿用秦朝的《颛顼历》,改用新编制的《太初历》,这才恢复了以正月(建寅之月)为岁首。而问题就在于,秦在"以十月为岁首"的时候,是把做岁首的这个十月(建亥之月)继续称为十月呢,还是把十月改为了正月?换句话说,秦朝的元旦的正式日期到底是"十月初一"呢?还是"正月初一"?再换句话说:"为岁首的这个月,对汉武帝来讲,当然是十月。可是,在秦朝的时候呢,秦朝到底怎样称呼它的?"

      我当时的想法是,秦朝以建亥之月(十月)为岁首,但名称应该改过来,应该把已经定为岁首的建亥之月称为"正月"(呵呵,端月也)。因为有前代的例子可以遵循,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三代的建正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夏商周三代的岁首,却去无一例外,都被称为正月,而不是夏以正月为岁首,商以腊月(十二月)为岁首,周以冬月(十一月)为岁首。例如,《春秋》经的首篇就是"(隐公)元年,春,王正月",而不是"王十一月"。

      因此,我当时大胆地假设:所谓"秦以十月(建亥之月)为岁首",应该是西汉武帝时,太初历制定后,当时的历学家以太初历为依据,按新的纪月法,把以前的历史时间重新推算出来的。秦朝与西汉前期,作为岁首的建亥之月应该被称为"端月"或者"正月",而不应该是"十月"也。

      假设已经有了,也够大胆的了,可是证据呢,小心求证在哪里?呵呵,却根本没有也。

      为了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我查阅了〈史记〉的"十二本纪",《秦楚之际月表》,没有,没有证据;我又通读了秦汉之际的"子书"--《吕氏春秋》、《淮南子》、《新书》、《新语》,还是没有,还是没有任何证据。

      实在是想不清楚了,只好去请教老师,我先后请教了几位老师。老师们的意见是,此问题专业性太强,属于冷门学科。证据需要你自己到典籍中去寻找。你可以读读《史记》的"八书",或许可以从中发现线索。

      我捧起《史记》,翻到太史公的《历书》,却发现根本读不懂也。再去请教老师时,老师说:"《历书》当然难读,专业性太强了,太冷了,不过,你可以结合着《汉书*历律志》,一起来读。"

      读啊读,还是不懂,再去请教。老师说:"太史公的《历书》是难懂,你可以找一些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今人著作,先掌握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然后再读《史记》,可能就会容易一些了。"

      就这样断断续续,读读停停,直到今日,还是没有找到原始材料,没有找到直接证据。书是白读了吗,不,东隅虽逝,桑榆非晚也。忽一日,俺若有所悟。虽然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但是,我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这就是我明白了,太史公"八书"的内容不是孤立的,乃是一而贯之的,必须结合在一起来理解.太史公写书的一个目的,是"究天人之际",而这八书,就是太史公"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反映。此"八书"密不可分,单读其中任何一篇,都是很难将"书"读懂的。必须把"八书"结合在一起,同时,又必须把《史记》、《汉书》结合在一起,互相对照着来读,才能逐渐一点一点地明确"书"中所说的内容。

      **写到这里,我用GOOG搜了一下网上的文章.关于"十月为岁首"问题,已经有人注意到并开始讨论了。在网上,发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十月为岁首,就是"十月为岁首",秦朝并没有把十月(建亥之月)改称为"正月";另一种观点认为,秦朝和西汉前期的岁首虽然是建亥之月,但是,不可能叫"十月",就叫"正月"。支持这两种观点的文章都有一些。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给出证据,我们想要的东西,他们没有给出,没有免费的午餐啊。

      元宝推荐:雪个,

      本帖一共被 1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就此我有一个问题... ...

        问一下您,秦历中十月为岁首的话,那么秦历中每个月有多少天呢?或者说,答案在后文中有?

        • 家园 远兄,不仅是秦时,

          中国的历法,一直都是阴阳合历。阴,就是“太阴”,即月亮;阳,就是太阳。中国历法有“年”,年就是收获一次;有“月”,月就是月亮圆缺一次;有“日”,日就是一天。中国的一个月,就是月亮圆缺一次,大约29天多一点,怎么办?分出大小月来。大月30天,小月29天。现在的“农历”,还是如此。

          现在使用的公元,是西方历法,葛里高利历。一年365天多一点儿。西方历法有年,有日,但没有“月”。西方历法的月份,同天上的月亮,联系得远了。

          这个帖子,本来是准备说说“历法”的。不说了,太枯燥。

          • 家园 非常感谢。

            又长了知识。我不觉得这个帖子枯燥,这里面有大量的知识信息,很利于吸取,而且有神奇的故事,也很好看,当然需要人动脑子的句子也挺多的,但这正是乐趣。感谢解答。

      • 家园 长知识啊,知识是泡妞决胜滴第一要素!
      • 家园 真是不明白

        虎老师给的那个题信息是按西历给出的,那自然应该按西历算了。可答案与四个选项都不同啊?

        怎么回事呢?

      • 家园 给虎老师几本参考书看

        清严可均所编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所收录张衡的著作。

        祖冲之的《上大明历表》、《大明历》、《驳议》。

        这两个人的东西,可是学习历法所必读的。我在这里查不到全文。只好麻烦虎老师自己动手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