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了三体(英文版),来写点笔记感想 -- 鸿乾

共:💬79 🌺402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讨论三体是不是复述了西方价值观的话题

                这个东西是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要互相说服好无聊;至于说雨果奖是读者投票奖,不是专家选择奖(那是星云奖,三体输了),要体现某种价值观体现的是谁的价值观,以及小猪事件在整个阴谋论中担当了什么角色。这些问题也可以扯,但是扯得未免太远了,有一种拐弯太多的感觉。

                我们还是只谈论一些基本事实吧,三体为什么在美国科幻迷中受到欢迎呢?只要看看亚马逊上的书评就可见一斑,很重要的一点就三体本来就是美国科幻中最传统的那一类风格的作品,崇尚科学,积极向上,讴歌人类为进步作出的努力。很遗憾的是,这种风格的作品在美国科幻中反而近乎绝迹了,现在的美国科幻或者是魔法、中世纪类型的奇幻,或者是没多少科学技术只是在片面的强调爱拯救世界这样的白左文学。是三体让美国科幻迷又找到了仰望星空的感动,所以才会受追捧。

                这说明什么?这不恰恰说明,西方文明生病了,而中国文明反而健康吗?三体是不是美国的舶来品?是啊,但那是美国舶来品里的好东西,而这些好东西反而是美国已经抛弃的,而中国反而把他发扬光大了。

                • 家园 三体1里除了黑文革就是个人怨恨报复人类哪有什么仰望星空?

                  倒是三体2、3里有仰望星空的情节了,可那些爱拯救世界的白左和圣母玛丽苏的内容也不少。

                  现在获奖是正是三体1,看后面2、3能不能获奖吧。

                  三体1获得的是读者投票的星云奖,正说明西方读者心目中的中国仍然是戴着文革符号的那个中国,而中国的作家的作品也只有在满足了西方读者心中的中国符号,才能获奖。从莫言到刘慈欣概莫能外。

              • 家园 道理是不假,但是前提是中国人也得爱看

                你再发扬光大人家的精神产品,但是在中国没人看,只能在国外得奖也是白搭。(那个陈凯歌除外)

                反过来说,那些“正能量”的皇阿玛们,大辫子们,手撕鬼子们,问题不是国外不给发奖,实在是自己拿不出手什么东西来。

    • 家园 lz这样的读后感有营养多了,比那些为了出名而黑的可强多了

      1.

      汪淼记成王秒还有情可原,叶文洁记成陈文杰是怎么搞的啊,陈文杰这名简直是男的。。。呵呵

      2.

      既然lz这么认真,那么我觉得用系列有三部来搪塞很多事就显得太不真诚了,不过这确实又是很多事情的解释。

      三体最初写的时候很仓促,心力应该也没有多大(最初是连载的),所以有些值得挖掘的东西没写出来,写到了续集里。当然,这不是说作者故意把某些东西藏起来为了写续集,也不是说内容太多第一集塞不下于是写续集,而是说第一部确实写的仓促有些东西就是没深入想,所以才有必要写两个续集把值得挖掘的东西深入探讨一下。

      其实认真地说,这种现象应该算是一个缺陷。但是我觉得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值得支持的,我不赞成有才华的作者过分雕琢自己的作品,与其把一个作品写到尽善尽美,不如写更多有亮点但也有缺陷的作品。与其为了创造流芳百世的不朽名著而耽误时间,不如为了满足现世读者的饥渴需求而高产写作。

      而且我也认为,伟大的作品是通过不断创造更好作品过程中不断的超越自我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对一个作品精雕细刻反复修改而创造的。当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别人价值观不同,只要他是真诚的,我也愿意与之共存。

      3.

      人类为了对付智子作出的努力,就是黑暗森林的主线——这也不算剧透了

      4.

      其实智子应该不仅仅算是人工智能,智子逆天的地方还在于她和三体星可以超距作用通信,所以她的智能其实是无限的。当然后来,智子的智能被彻底人格化了,这个人格不太清楚是基于智子一个粒子还是基于整个三体文明的,这里好像没具体确认过,算是剧情上模棱两可吧。如果从智子逆天的智能出发,理解成三体文明的化身似乎更合适。但其实,基本粒子宏展开到底有多逆天还不是作者一张嘴的说法,所以理解成一颗粒子的智能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

      5.

      我一直觉得,三体的文革这段很一般,仍然是主流话语体系里那一套,没什么新鲜的东西。(有新鲜东西才怪呢,想不想出版了。)

      而刘慈欣本身对待这一段的态度也不是很认真,其实这种借用现实主义文学上的一些桥段来嫁接科幻故事的尝试,刘慈欣一直在做,比如《乡村教师》。而在借鉴这种桥段的时候,刘慈欣始终是一种使用工具的态度,只是在借用这个桥段去串连自己的故事,对于这种桥段本身他并没有太多兴趣去了解,去分解,去消化。

      其实对于这种把社会现实化用到科幻里的手法,是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套路的。那就是把这个社会现象本身科幻化(尤其简单粗暴的莫过于把其中一方变成外星人),此道高手莫过于威尔斯。比如把英国人对殖民地的入侵科幻化成为外星人入侵的《大战火星人》;比如把教会崩溃以后的列强争霸科幻化成莫罗博士死后智慧化的野兽战争的《莫罗博士岛》;比如把美苏两大巨人的崛起科幻化成吃了神粮以后成长为新人的《神粮》。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慈欣并无意于深入探讨文革的问题,否则他会用把文革科幻化的方法来探讨他(当然那样一来,文革就成了主题了)。他对文革的看法主要还是利用它来讲故事,说难听点就是贩卖,不过我觉得还不至于这么难听,因为其实现在文革这个噱头买不了多少钱,这就是普通的作家选择文学背景而已,没那么多弯弯绕。

      不过,话说三体这也算是把伤痕文学推向世界,介绍给美国底层人民了吗?(以前中国那些获奖电影也算是走向世界了,但只是卖给评委。)虽然伤痕文学也不算什么好东西,但是这起码是中美底层劳动人民的互相了解,也算一件好事。

      6.

      前面说的社会现象科幻化这种手法,三体里似乎也是有的。比如网上有一个颇为有趣的解读就是把三体看作日本,地球看作中国,云云。不过我觉得这个解读虽然有趣,但并不靠谱,以前大刘从来没写过反日的科幻,反美的倒是不少。从他的个人倾向上讲,实在不需要为了表现反日来特意写一部小说,只能说他在构思地球三体关系的时候,借鉴了中日关系,而不是反过来。

      7.

      ETO,伊文斯和西方中心这个话题,不太好说。

      首先,中国科幻喜欢用西方人物这个事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中国科幻作家不舍得黑中国人。。。当然审查也是很重要一方面,炸天安门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但炸自由女神像大家就毫无压力了。

      其次,这也是为了不至于只黑文革一个啊,还要拉上绿恐这个反派。而从故事来看,绿恐才是真boss,文革派在ETO里只是一个导火索,战斗力差远了。而绿恐以西方为中心太正常了。这也算是大刘民族主义的表现吧,西方文明生病了、肿瘤了,中国文明还相对健康。

      最后,ETO也算不上西方中心,我记得ETO三大派别在第一部里就出来了,降临派、拯救派和幸存派,其中还特意提到幸存派(也就是带路党、汉奸)以东亚人为主。。。中国文明也不是彻底纯洁啊,嘿嘿

      8.游戏这段很同意

      9.

      关于背叛的话题,这应该算是刘慈欣值得提高的地方吧

      能分明的感觉到,作者想写的东西不是这个,所以作者不想详写。对于一个作者来说,紧紧围绕着自己想写的东西去写,而不是看到值得挖掘的东西就横生枝节,这当然是对的。(相反的倾向才是值得鞭挞的。)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作者来说,应该不要让人产生这种质疑。就是说,不是说背叛值得写你就一定要写,而是说既然你不想写背叛就不应该把背叛这个话题牵扯到故事里来。

      当然,对于一个作者来说,这并不是非修不可的缺陷,但对于一个有追求的作者,这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10.

      叶文洁的话题

      其实这个人物很复杂,但不是健康的复杂,而是没把她的内在理顺

      比如在叶文洁选择背叛人类以后,她处于什么心态,即使是她作为视角人物的一段情节她生完孩子以后在大兴安岭农村被老乡们照顾,体验人间温情的时候,她也只是在观察,在看,而没有表态,没有表现真实的想法。

      再比如后来ETO集会时,叶文洁突然出场处置了组织里的不和谐因素,当时她对组织是没多少控制的,但又有着极大影响力,那么她当时对组织到底是什么态度?

      再比如汪淼来拜访她,跟她唠家常,她表现出的亲切老太太形象是她的本性还是伪装,她的心态和文革时有变化吗?

      再比如第二部开头,叶文洁启发了罗辑关于宇宙社会学的,她当时到底想干什么?

      有老外的书评说叶文洁深藏不露,这一点都没错。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因为叶文洁是诸葛亮,刘伯温,只不过是因为作者没把叶文洁的内心想法统一起来,作者也没想清楚,所以人物才显得混沌。

      为什么?为什么叶文洁这个人物会混乱呢?

      我的看法是,刘慈欣不想把叶文洁写成一个英雄。像叶文洁这样复杂的人物,要把她写清楚,必须要深入人物的内心,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但只要这样写,那么不管这个人物是善良还是邪恶,读者都会对他产生共鸣,他都会成为一个英雄,而刘慈欣就是不想这么写。

      叶文洁的早期经历,到她背叛人类为止,是一个阶段,她的内心想法读者一直都是很清楚的,这段情节包括背叛人类都可以得到读者的同情甚至认同,而这个时候她仍然年轻,读者会愿意用“她年少无知”来原谅她。这个时候,她还只是得到了读者的同情,但不是英雄。

      而她后来的经历,不管是和大兴安岭老乡们打交道,还是和自己女儿的关系,还是和ETO组织的关系,还是提出宇宙社会学的设想,这些事件中她的内心都被作者强行隐藏起来了,因为刘慈欣不想让读者对叶文洁产生认同,不想让读者理解叶文洁的立场,此时的叶文洁已经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她必须也可以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负责。如果读者认同她,她就是英雄,如果读者反对她,她就是恶魔。而这都不符合作者的意图,刘慈欣并不需要一个个人来充当毁灭人类的恶魔,他也不想让叶文洁成为英雄。

      后者,可以说是作者的一种偏执,而我觉得这个偏执挺好的。

      通宝推:端阳,二至,yiwensilan,陈王奋起,混沌之源,
    • 家园 这不是一个智能机器和人类的故事

      这是一个宇宙的智能生物之间的故事。

      我也不喜欢这个文革的开头,但是这套书我看得挺high的。

      话说网上中文的也有,你可以看中文版的。

    • 家园 我快速浏览过中文《三体》电子版

      和您有类似感觉,而且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可能是一个时代性的局限或者是中国教育系统(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缺陷。

      最近十几年忙于工作糊口,读书尤其是读小说不多,但对十几年流行的一些小说,比如莫言、余华等人的,一个模糊的感觉是,他们的情怀、感情以及相关的符号处理系统(借用一个计算机工程的词)是停留在过去的,这其实是落后于时代发展和人们的需要的,由于现代社会分化很厉害,人们也热衷于追捧明星,所以一时半会还感觉不到他们是落后的。但和西方小说对比,感觉就会比较明显(最近看的《冰与火之歌》)。

      原因,可能和这批人共同的人生经历有关,可能和中国教育整体系统的偏差有关---政治性过于浓厚、灌输式照本宣科、文理分科等等影响下,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构建与解读缺失了冷静客观的基础,这个基础可能需要借助现代科学的技术方法和表述来达到,缺失的效果就是读起来很像是情绪渲泄。

      在生活中,总感觉50、60年代的人,不是很擅长表达,或者说脱离了某种语言模式,表达能力就会大幅下降。我想,在文学创作中,是不是也有这种惯性存在。

      通宝推:何求,史文恭,
      • 家园 是不是因为70,80后的人不太热衷于写这类小说了?

        穿越,幻想类在年轻人中这么热门,也是让50,60后看不懂。

        话说50,60后作家有着强烈情绪问题,这是很自然的事情,那样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没有情绪才是不可能的,而且还很执着于他们那样的过去。让人忘记过去,与时具进,其实知易行难,大多数人做不到。

        如果把这几代人的作家比较一下,可以发现50,60后作家以前是愤青,现在仍然不能从老愤青的身份中拔出来,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是以不满为情绪主题的,不是回忆过去,就是回忆过去的过去。

        而70,80后的作家则干脆是“出世”了,游走于幻想的人生与世界上,解脱现实世界后带来的是语言与思维的高度丰富活跃。过去对他们太遥远,也没有兴趣,未来则与现在一样的看不清,只有虚幻是寄托。

        • 家园 为什么幻想题材能够崛起?

          认为年轻人脱离现实,沉迷幻想,这种理解也太单线条了。

          首先,审查的问题肯定是存在的,幻想题材可以避过很多雷区这是确定无疑的,但这并不是本质原因。

          这件事情的背景首先是通俗文学的崛起,独立于原有文学体系的另一套文学体系的建立。对通俗文学来说,幻想题材有很多优势(具体不分析),所以通俗文学里幻想题材比纯文学中更占优势,这是正常现象。但这样解释也不全面,因为从欧美和日本的经验来看,虽然幻想题材很发达,但通俗文学仍然是现实题材更占优势,因为无论如何幻想题材还是有着学习成本的,所以总是显得小众。而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看到现在年轻人看的都是玄幻、仙侠、穿越、重生这些幻想题材,偶尔有些现代背景比如都市、商战也显得架空痕迹明显,难道中国的年轻一代就格外爱幻想吗?中国到底特殊在哪里?

          其实,归根结底在于,幻想题材比现实题材更简单(这应该很容易理解吧)。而中国的通俗文学传统是在一片虚无的废墟上凭空建造起来的,在网络小说初创时期甚至小学生都可以写小说,这不是说小学生是天才,而是说这片土地什么都没有,所有人都要重新学习写小说,所有人都是小学生的水平。对于欧美的通俗文学来说,有很多从纯文学中汲取营养的因素,所以还不至于太土鳖。而中国通俗文学就没有这个条件了,中国的纯文学甚至更土鳖,基本没法提供什么支持,中国通俗文学要完全重建这套体系,这太难了。所以必然从最简单的完全架空的幻想题材入手,来学习写作,这就是玄幻,然后再不断由易到难重建各种题材,历史,军事,穿越,都市,官场。

          这个过程往前追溯,还可以追溯到科幻世界,今古传奇这种杂志文学时代(刘慈欣就是这个时代出道的),甚至追溯到港台的新派武侠小说,往后则还会不断发展,直到把各种题材全部重建。到那个时候,现实背景的通俗文学也会有的。

          所以,并不是中国的这一代年轻人口味变了,变得喜欢幻想题材了。而是中国的普通青年终于开始看小说了,小说不再仅属于文艺青年了。而遗憾的是,现在中国的通俗文学界还只能给普通青年提供幻想题材的通俗文学,现实题材的通俗文学他们还写不出。

          • 家园 我觉得是因为现实题材无法继续造梦了

            通俗小说其实就是造梦,让过着平凡生活的人们体会到当英雄的感觉,代入感是最重要的。现代社会娱乐方式多了,电视剧、电影、动画都可以完成造梦的任务,带入感还更强,小说的衰落就不可避免了。所以小说就要开发自己的优势,向更飘,更玄的方向发展,毕竟成本几乎没有,多写几个字而已。电影要达到更玄的效果,投入的就不止是几百上千万银子了。

            • 家园 小说的优势并不是可以更玄更飘

              而是这个东西是个人创作的

              现代的叙事艺术,不管是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动画,漫画都是集体创作,(美术、摄影、音乐这种非叙事艺术不参与讨论)。个别天才可能偶尔做出nb的“独立作品”,但是这些零星的作品没办法和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大量作品相提并论,只是一个点缀。

              而小说,虽然也需要编辑、出版社这些体系的支持,但是创作来讲仍然是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而这就决定了,小说的门槛是最低的。所以一个人要尝试创作,小说是最简单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想自己拍一部电影会遇到多大的挑战。

              所以,小说是一切叙事艺术的基础。像电影这样的艺术,中国要想成功,必然要学习好莱坞的工业体系,所以也就没必要从龙傲天这种幼稚的文学形态起步了(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烂片真的超越龙傲天的层次了吗?)。但是这样建立的工业体系必然是基础不牢的,所以网络小说是在为中国的通俗文学补课,那些龙傲天的尸体将成为中国通俗文学的基础。

              • 家园 个人与社会

                回复老兄,顺便谈一下对《三体》系列的一些读后感。

                工业时代,一切生产都是成体系性的复杂的劳动,个人确实是无法以一己之力通为的。体系的力量确实强大,好莱坞就是一面镜子,流水分工,按需定制,团队完成,每年才有那么多高质量的电影诞生。中国电影近些年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不断学习,才有了越来越多高质量的作品。从作品数量和精致程度上来说,这种体系超越了过去任何时代,是成功的。

                然而,人类在思想领域里,本质上是独立的。

                刘慈欣在《黑暗森林》里就讲述了利用人类独立思想的好戏,即罗辑等人的面壁。地球人都认为三体舰队是自投罗网,罗辑选择了谨慎对待;在地球人已经绝望时又挺身而出,手握终极威胁,迫降三体人。这是孤智对群智的胜利,也是人类思想独立性的胜利。身为工程师的大刘,绝不是想借这个情节来污蔑工业化的洪水猛兽,他应该是想告诉人们,在工业化、体系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不要忽视个人独立的思维。

                集体的创作,难免会产生碎片化,同质化,因为说到底,人与人的思想之间是独立的。个人的思想与集体相较,更为纯粹。

                我同意现在的中国作家缺少很多现代思维和科学素养,这个是可以补课的。

                工业化生产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一些偏人文的领域。但是随着工业化加速,个人的能力会越来越高,更多的人会参与创作,作品的质量会变好,数量会变多。这个与工业化创作是不矛盾的。

          • 家园 通俗小说也不能说是从一片废墟重建

            以前也流行过琼瑶,那时可不是文学青年在看,而是社会上都在看。

            中国小说的现代环境的确脱不开港台的影响与参与,武侠也的确是虚幻的一种,以前叫成人童话么,不是黄色童话的意思。这是不是说明现代社会的华人,包括中港台,在通俗文学的意义上,对生活的感知主流消费方向是”解脱“,是逃避?

            通俗文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世界观与价值观,与文字的优美,情结的起伏有关系,但是深层的部分是精神需要,包括情绪,比如楼上提到的50,60后作家的情绪发泄现象,与那一代人对此的市场需求有关。

            70,80后也不例外,现在的通俗文学仍然摆脱不了这个提供读者精神需求的市场作用。

            如果用通俗音乐比方的话,借用中国好声音的例子,发现许多老歌(不是年代老而是流行过很久的),被这些创作团队改过之后,从配乐到唱法都有很大变化,从表达的角度让整个歌曲焕然一新,让听者得到完全不一个层次的感受。许多这些改动代表着创作团队的音乐功力,但是同时表现的是对精神层次的深刻体会。有时找到原唱比较,发现曲子仍然是那个曲子,但是不同的人唱,不同的唱法竟然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差,不得不说文艺作品带给人的精神体验,前提是创作者自身的精神层次。当然这些尝试也不总是成功,而且依赖于歌唱者的能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