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149:赤雁 -- 本嘉明

共:💬377 🌺2055 🌵48新 💬28 🌺8 待认可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这个美国数据也没好到哪里去啊

                                            我贴的图好歹还能查到正规科研机构,你的这个根本就不清楚来源和目的,F22正面RCS都到20db了(注意是正的),这还是隐身飞机吗?

                                            .

                                            我说的是美军F22数据比F35好,就不能说DSI 隐身性能比加莱特好,特别是中国应该更重视隐形的6代验证机换回加莱特也说明这一点。

                                            .

                                            您之前的原话

                                            美军自己数据,F22隐形还优于F35

                                            可见加莱特进气道并不比DSI 差。

                                            中国歼36也用,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理解的您说的“不差”就是“好”,因为采用新进气道是有成本和风险的,所以必然有其优点,而您之前并没有承认DSI在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也就是在这方面加莱特也至少是差不多,那只能是隐身上加莱特更“好”啊。除非您觉得加莱特和DSI是可以无成本“平替”的,否则JH-36花了这个成本肯定是要有收益的,如果这个收益既不是隐身,也不是我说的“速度”,那您觉得到底是什么呢?

                                            .

                                            而且您自己已经承认您的这个比较有问题了。

                                            隐形又不是只看进气道,F35机翼较小的后掠角,更多地鼓包,短粗机身曲线不如F22平滑,非二维矢量喷口,反射方向更多,都是导致隐形略差的原因。

                                            .

                                            最后再补一个F117的图

                                            点看全图

                                            以及间接背书

                                            点看全图

                                            上面这张图出自《美国第四代战斗机F-22“猛禽”》一书,作者是歼20总师杨伟。

                                            • 家园 dB 是相对数据啊

                                              没列参考数值点,不好说。。。

                                              不过同一个模拟里可有的比。。。

                                              起码没有正后方数据小这么个虫吧。

                                              我的观点,没具体数据(估计也是保密的),难分两种进气道的的隐形高下。

                                              我不认为那是为了高速

                                              1. 歼36翼展几乎等于机长了,高速飞机长宽比都很大。。。歼36这样子不太象。

                                              2. 巡航马赫3,显然完全失掉隐形。。。不巡航马赫3,为能飞很少用的马赫3, 又代价太大了。。。

                                              我认为,DSI 为了有通道把DSI 鼓包顶起的空气排掉一部分,进气道口都有一段前掠的部分,而歼36 两侧进气道至于机翼前缘之下,为了不破坏连续线条,就只好采用整个进气道口都后掠的加莱特进气道了。

                                  • 家园 你这个对的不多

                                    0.等离子体并不见得增加可探测性:

                                    等离子体如果存在,理论上可能吸收或散射雷达波,但实际效果复杂,可能反而增加可探测性,尤其是特定频段的雷达。整体上等离子体反而偏向减少可探测性。

                                    1.300度并不会产生等离子体:

                                    高速飞行时,空气电离产生等离子体的现象更可能发生在更高速度(如5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或更稀薄的大气层中,而SR-71的3马赫巡航速度下,等离子体效应并不显著。

                                    2. 尾喷口高温的会产生等离子体:

                                    通常喷气温度很高,但能否形成持续的等离子体层还不确定。

                                    3. 苏联的远程预警雷达(如“鸡笼”雷达)仍能在数百公里外探测到SR-71。这主要归因于其巨大的物理尺寸和高速飞行产生的热信号,而非等离子体效应。

                                    • 家园 你这才扯的没边啊

                                      1。SR-71 的等离子体不是机身摩擦生热产生的,是全程开加力的发动机喷焰(约1800度)产生的。

                                      2。理论上特定等离子体密度是有一个吸收电磁波的吸收频率,离开这个频率就高度反射电磁波。但是喷焰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不是单一的,是有一定范围,而雷达自己的带宽也很宽,而且为了抗干扰,也是不短跳频的。现代隐形机的雷达更是发射频率分布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减小被截获和吸收干扰的可能。

                                      3。SR71 设计采用了些隐身原理,号称第一种这么做的量产机,吸波涂料,蒙皮衔接处锯齿设计,一个尖锐的边缘(应该是凑巧)雷达波反射截面相对巨大机体来说并不大,10平方米。小的多的 F15都有25平米了。。。

                                      雷达探测距离大因为热信号,你也真敢说。。。

                                    • 家园 【讨论】单看你的第三条

                                      那么,乌克兰首创的“无人机导弹”,就是廉价战斧,个头又小、热信号又不强烈、又能饱和攻击,该怎么预警呢?

          • 家园 更正:上面“洛马”应该是“诺斯罗普” -- 补充帖

            脑袋光陷在战斗机里了

    • 家园 【讨论】JH-36

      大概估算,JH-36的最大起飞重量,就是我们这里说的赤雁-1的轻载模式。

      JH-36大概是:

      机身长:22米

      翼展:21.8米

      空重:25.5吨以上(只能猜一个范围)

      标准起飞重:35吨--41.5吨

      最大起飞重:57吨--67吨

      3台发动机海平面最大静推力(总):36吨左右(可能是略超)

      内油:11吨

      内弹舱:鹰击-18 X 1枚,甚至是鹰击-118 X 1枚

      PL21或其他中远距弹 N枚

      最大平飞速度:很可能超过2马赫

      过载:应该不足9G

      推重比:约1.1以上 (内置弹舱满,2/3内油)

      这个气动布局,不利于剧烈转向,因此我猜可能在机头位置有调姿火箭,想要左转时,向右喷的小火箭点火,反之亦然。

      点看全图

      所谓“歼轰”,其实是“速度较快的战术轰炸机”,能兼顾好高速和大载荷(就是油多弹多)就很不容易了,必然牺牲格斗敏捷性,所以不能真当歼击机用,比如歼轰-7。JH-36的作战方式,应该是利用隐身优势,混迹在多枚大型巡航导弹(或无人型歼-7)的佯攻群里,逼近敌大型舰只,发射空对舰导弹后立刻掉头飞回;或者在高空盘旋,充当导弹卡车,由中低空作战的歼-11等飞机用数据链请求JH-36发射空空导弹偷袭。这种重达50吨的轰炸机,好像还没有列入第六代的先例,等美国正式把B-21列为第六代再跟进吧。

      美国空军顶级飞行员看中国六代机后,称这都是美国20年前的技术

      • 家园 六代机不需要狗斗,对F22和阿利伯克是单方面屠杀

        转一个原河内军事大牛SZBD的微信公众号“兔六大片”的部分内容,按照他的评价这个“阿拉伯飞毯”能够飞起来已经是“世界航空史颠覆性的跨越”:

        1.1 歼轰?

        无所谓歼几成轰几成了。世界自40年前开始搞的多用途战机真正实现。

        歼(打空中目标)轰(打地海面目标)都这么打都是在对方束手无策/毫无反应的情况下以高速远程弹直接命中,或若干滑翔制导炸弹饱和之。

        歼:对F22/F35单边屠杀。轰:对爱国者/伯克(的盾)单边屠杀,攻击敌后方目标基本上无视防御稍微绕一下即可。

        当然对J20/HQ19也是单边屠杀水平。

        1.2 航程载荷

        超过老H6。估计3吨弹航程>6000公里,且其中包括>2000公里超音速巡航。达到H6K级也不是不可能。

        1.3 真正的意义

        以上这些还说的太浅了,远不足以说明这架飞机的潜力。现在这模样搞齐了定型虽然是完全碾压,但也就相当于052C,其潜力要到相当于055的型号才能完全体现。要恰如其分地评价这架飞机的意义,应该说是世界航空史颠覆性的跨越。这是第一架已证实完全稳定可控飞行的,完全无翼,超音速巡航的飞机。飞机这玩意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通宝推:玉米菜,本嘉明,
      • 家园 时代变了

        中国出口到巴基斯坦的歼十c配的pl15据说射程是145公里,那么解放军装备的pl15,射程不会低于200公里,而中国最新的空空导弹,射程已达500公里。

        在射程如此远的导弹加持下,完全可以在100公里甚至更远的地方向对方发动超视距攻击击落对方,而不是在空中格斗中去击落对方。

        如果对方没有同样的侦测手段和导弹,就是被击落了,也不会知道对方什么时候发动的攻击,导弹从何方而来。

        当年南斯拉夫的米格29起飞还没看到北约飞机即被击落,并不是米格29的格斗性能比不上f16,而是在北约的预警机指挥下,f16发射导弹即可志落对方,根本就不需要格斗。

        六代机的功能便是当年北约和南斯拉夫空战一幕的重演,在系统的加持下,六代机隐身高速进入发射阵位,发射导弹视情况保持或离开,根本就不需要格斗。

        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空战模式,超视距空战使空中格斗己经变得不是那么的必须了,而且由于导弹射程的增加,导弹尺寸也必然要增加,而为了隐身要把如此大的导弹放进机身,则飞机的尺寸也必须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六代如此的设计,可以说是必然的了。

      • 家园 你这也太慢了

        六代机首飞当天,台湾网友就说,这飞机狗斗不行。结果你花了大半个月功夫,还是得出同样的结论,是不是太慢了?

        正如我们当年搞歼八打 F22,也是立足于这飞机狗斗不行。

        • 家园 【讨论】36号狗斗应该是不行的

          J-20都没航炮了,这个属于大油量的J-20。

          造这么大一定有原因,只是我们还不知道。我不反对这个设计,至少证明赤雁的设想是正确的,三发动机布局,我也说过很多次了,只是说在小型喷气战斗机上。

          最好另开先河,原创出一个新机种,比如叫“突击轰炸机”,不要再归类于歼击机。

          至于猜测的技术参数,放在河里,20年后比照解密的参数吧,反正通缩我也是提前9年就预告了,这个应该也提前了9年。

          • 家园 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回答一下

            先说结论:如果中国的六代机的巡航高度是2万米到3万米,巡航速度超高2马赫,那么就不需要狗斗,也不需要躲导弹。

            因为美国没有高空高速的风洞。大家知道高空的空气密度低,所以针对高空的风洞要通过密封环境保持特殊的空气密度。而且由于现在计算能力有限,所有的高空速度下都要在风洞里一点点吹出来,来保证在设计要求内的各种速度导弹或飞机可以稳定飞行。这东西算不出来,只能一点点吹。这种东西是不可能闭着眼睛设计出来的,没吹过一定不能稳定飞行。

            所以现在美国所有的飞机,导弹是不能这2万米到3万米,以2马赫以上的速度作战的。

            所以美国想在这个高度跟tg斗,需要先建好高空高速风洞,然后一点点吹,最起码吹十年,才有可能。

            所以南六代才会造的很大,因为有恃无恐。歼轰比歼击更可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