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149:赤雁 -- 本嘉明

共:💬369 🌺2039 🌵44新 💬20 🌺6 待认可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当然是隐形机相互比隐形性能才有意义

                              F22F35比,才能看看哪种设计优缺点。

                              F22和非隐形机比有啥意义。

                              不可能为了很少用的3倍音速性能就去牺牲大部分情况下至关重要的隐形性能吧。。。

                              主动出击总是面对对方吧,这时3倍音速就完全失去隐形。。。不全力高速就跟其它隐形机没差别了,自然要尽可能的减小雷达信号。。。J-36还有3个进气道,自然不可能放松这主要反射来源,可见其加莱特进气道雷达隐形性不会比DSI差。

                              • 家园 B2比F22隐身性能也更好啊

                                当然是隐形机相互比隐形性能才有意义。

                                B2也是隐形机,隐形比F-22还好,但用的就是比较普通的进气道,那是不是说不管是加莱特还是DSI隐形效果都不如普通进气道?

                                .

                                F22和非隐形机比有啥意义。

                                您可能会说B2是轰炸机,不能和战斗机比。但F35是多用途战机,和F22空优战机也不同啊,但歼10都是空优机,从这个角度看F22和歼10还真的是更有可比性。

                                不管怎么说,您大概认为F35的设计师都是大SB:诞生的比B2和F22都晚,却用了DSI进气道,造成隐身性能最差,不是大SB是什么?同理F22设计师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B2比F22还早,其实F22连F117都比不上,这美国人设计战机怎么一款不如一款啊,难道真的都是大SB?

                                最后,就算非要F22和F35比,也别忘了歼35啊,歼35和F35一样也是多用途机,但隐身性能比F22还好,然而用的是DSI进气道,所以您又该怎么解释呢?

                                歼35A隐身性能到底如何?央妈明确答案:世界第一

                                .

                                不可能为了很少用的3倍音速性能就去牺牲大部分情况下至关重要的隐形性能吧。。。

                                隐身和速度不矛盾啊,否则F22要超巡干嘛?你怎么知道3倍音速就会牺牲隐身?WZ-8速度更快,隐身也不差啊。

                                .

                                主动出击总是面对对方吧,这时3倍音速就完全失去隐形。。。

                                我说了,逃跑的时候还在乎什么隐形?这时候越快活下来的机会越大啊。进攻的时候也是速度快对方发现的机会越少啊,所以要尽可能快的超巡速度啊。假设有了2.5马赫超巡那最大速度怎么也得3马赫了吧,只怕想不要都不成,这时候不是应该考虑怎么利用这个最大速度吗?难道非要费劲把最大速度限制在超巡速度上?脑子进水了吧。

                                不全力高速就跟其它隐形机没差别了

                                超巡是不开加力实现的,所以J-36就算能2马赫超巡那开加力后最高速度也轻易到3马赫了吧,您是觉得这个速度太慢,应该到4马赫以上才算“全力高速”?反之,按您的逻辑,F-22、歼20、歼35都有1.5马赫甚至更高的超巡能力,JH-36如果没有2马赫超巡岂不是和其它隐形机没啥差别了?

                                .

                                自然要尽可能的减小雷达信号。。。

                                这是通过设计实现的。再说速度快雷达信号就强了?F22比F35快,隐身更差了?

                                .

                                J-36还有3个进气道,自然不可能放松这主要反射来源,可见其加莱特进气道雷达隐形性不会比DSI差。

                                当然不是啊。顶部的进气道看起来就是DSI进气道啊。按您的逻辑应该3个都用加莱特。哦,忘了还有B2/F117的进气道。😜

                                .

                                所以奉劝您还是别试图证明了,越说越乱。

                                通宝推:和平共处,
                                • 家园 B2 有没超音速要求

                                  自然无需做成加莱特那样。

                                  而且设计也很讲究,锯齿前缘,高度弯曲。。。

                                  B2隐形更强有啥稀奇,无尾飞翼,少4个尾翼,直线段都在一个平面上,且只有一个方向,无需加力,发动机喷口不可调,活动部件少的多。大机体,更短的无加力发动机,有更多空间给进气道,尾喷管做的弯曲度更大。尾喷管能做扁平。。。

                                  美国自己数据F22 可是隐形强于 F117。除了屁股方向,毕竟机动性要求,开加力要求,不能做出扁扁的喷口。

                                  隐形又不是只看进气道,F35机翼较小的后掠角,更多地鼓包,短粗机身曲线不如F22平滑,非二维矢量喷口,反射方向更多,都是导致隐形略差的原因。

                                  歼36无尾,少了4个尾翼,尾喷口也包裹更好,尾喷管活动部件不外露,少了多个缝隙,怎么叫没差别?!

                                  照你说的90%反射信号来自进气道(虽然我也觉得这数据是扯淡吧),不正说明加莱特和DSI 隐形没啥差别吗。。。

                                  3倍音速不隐形看看SR-71不就知道了,体表摩擦产生的300度体温,维持3倍音速的高温喷气等离子体化,几百公里外就雷达可见了。这都是避不开的物理规律,机体做成啥样子也没区别了。

                                  我说的歼36“无差别”是出击速度无大差别,就得和其他隐形机一样拼隐形。。。自然不能用隐形有明显差别的进气道。。。

                                  • 家园 F35有超音速需求啊

                                    B2 有没超音速要求

                                    自然无需做成加莱特那样。

                                    F15,F35有超音速需求啊,也没用加莱特啊。所以有没有超音速需求和用不用加莱特没什么太大关系。

                                    B2隐形更强有啥稀奇,无尾飞翼,少4个尾翼,直线段都在一个平面上,且只有一个方向,无需加力,发动机喷口不可调,活动部件少的多。大机体,更短的无加力发动机,有更多空间给进气道,尾喷管做的弯曲度更大。尾喷管能做扁平。。。

                                    ...

                                    隐形又不是只看进气道,F35机翼较小的后掠角,更多地鼓包,短粗机身曲线不如F22平滑,非二维矢量喷口,反射方向更多,都是导致隐形略差的原因。

                                    所以您前面说”F22比F35隐身好所以加莱特比DSI隐身好“是错误的,我饶了这么大的圈子就是为了说明这点。实际上一般来说DSI比加莱特隐身好是常识。

                                    .

                                    美国自己数据F22 可是隐形强于 F117。除了屁股方向,毕竟机动性要求,开加力要求,不能做出扁扁的喷口。

                                    实际上美国官方并没有公布战机具体的隐身数据,只有大概的说法。根据外形进行模拟分析,F22正面隐身只略好于F35,在较小的角度内甚至比F35稍差,原因正是因为后者用的是DSI而F22是加莱特。而F117正面比F22隐形还要好。美军宣扬的F22(正面)隐身更好很可能是隐身涂料的原因。据说兰利空军基地每月能从隐身涂料里回收45磅银,说明F22用的可能是含银量很大的隐身涂料,和F35用的并不一样。考虑到F35要出口,所以用差一些的隐身涂料是可以理解的。F117虽然早已退役,但前几年的”镜面涂装“说明其仍然在隐身研究领域发挥作用。

                                    .

                                    照你说的90%反射信号来自进气道(虽然我也觉得这数据是扯淡吧),不正说明加莱特和DSI 隐形没啥差别吗。。。

                                    我说的是F22的约90%正面反射来自于进气道,没说是所有战机,所以不知道您是怎么得到这个推论的。

                                    .

                                    3倍音速不隐形看看SR-71不就知道了,体表摩擦产生的300度体温,维持3倍音速的高温喷气等离子体化,几百公里外就雷达可见了。这都是避不开的物理规律,机体做成啥样子也没区别了。

                                    我也没说过3倍音速还隐形。

                                    .

                                    歼36无尾,少了4个尾翼,尾喷口也包裹更好,尾喷管活动部件不外露,少了多个缝隙,怎么叫没差别?!

                                    .

                                    我说的歼36“无差别”是出击速度无大差别,就得和其他隐形机一样拼隐形。。。自然不能用隐形有明显差别的进气道。。。

                                    我跟您的帖子里貌似没提过歼36,只提过歼35。您大概是回错了?

                                    • 家园 DSI进气道就可以支持超音速啊

                                      DSI 定义 Divideless Supersonic Inlet

                                      当然不会有具体雷达截面数据。。

                                      但相对数据比较早烂大街了啊。F22好于F35。。。F22除了后方隐形也好于F117,必经F117的反射面和边角方向也比F22多多了。

                                      F35晚于F22,涂料比F22的还好些。

                                      但两者原则可以用相同的涂料。。。

                                      比如最新的就镜面/亮片图层,F22,35就都有测试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没谈歼36,你在说啥?!

                                      6代机,3发,退回加莱特,不是歼36是啥。。。

                                      • 家园 我也没说不支持啊

                                        DSI进气道就可以支持超音速啊

                                        DSI 定义 Divideless Supersonic Inlet

                                        我什么时候说过DSI不支持超音速?

                                        .

                                        当然不会有具体雷达截面数据。。

                                        但相对数据比较早烂大街了啊。F22好于F35。。。F22除了后方隐形也好于F117,必经F117的反射面和边角方向也比F22多多了。

                                        不一样的数据也有啊,而且更有说服力。

                                        点看全图

                                        说到F22,大家都知道它集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和超信息化于一身,它创立的4S标准成为后来各国发展五代机的标杆。而说到F35,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低配版”F22,“菜鸟”、“肥电”,甚至不是真正的战斗机,只是“联合打击”的攻击机,特别是它臃肿的身材,满身的“肿瘤”,与隐身背道而驰。但实际上,据美国防部网站发布的用戸评估报告,大部分美军飞行员认为F35的隐身性好于F22

                                        .

                                        F35晚于F22,涂料比F22的还好些。

                                        但两者原则可以用相同的涂料。。。

                                        比如最新的就镜面/亮片图层,F22,35就都有测试

                                        ”好“未必体现在隐身上,也可能是其他方面,比如成本等等。

                                        .

                                        没谈歼36,你在说啥?!

                                        6代机,3发,退回加莱特,不是歼36是啥。。。

                                        这个层我只说过”歼36用加莱特的最好解释是为了速度“,其他你提到的我都没说过。这里你的主要观点是”加莱特比DSI的隐身好“。

                                        • 家园 拿中国模拟的数据。。。

                                          这个也。。。

                                          而且F22又怎么可能后方时截面反而小了?!都直射涡轮叶片了。。。

                                          多数搜索还是声称F22反射更小。。“ pebble " 和 “marble" 之说。。。

                                          找个模拟图, f 16.net,common sense 还是有的,后方反射比前方大多了。。。不过那么多明显不隐形地方的苏-57怎么会有这种数据?!

                                          点看全图

                                          我说的是美军F22数据比F35好,就不能说DSI 隐身性能比加莱特好,特别是中国应该更重视隐形的6代验证机换回加莱特也说明这一点。

                                          • 家园 你这个美国数据也没好到哪里去啊

                                            我贴的图好歹还能查到正规科研机构,你的这个根本就不清楚来源和目的,F22正面RCS都到20db了(注意是正的),这还是隐身飞机吗?

                                            .

                                            我说的是美军F22数据比F35好,就不能说DSI 隐身性能比加莱特好,特别是中国应该更重视隐形的6代验证机换回加莱特也说明这一点。

                                            .

                                            您之前的原话

                                            美军自己数据,F22隐形还优于F35

                                            可见加莱特进气道并不比DSI 差。

                                            中国歼36也用,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理解的您说的“不差”就是“好”,因为采用新进气道是有成本和风险的,所以必然有其优点,而您之前并没有承认DSI在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也就是在这方面加莱特也至少是差不多,那只能是隐身上加莱特更“好”啊。除非您觉得加莱特和DSI是可以无成本“平替”的,否则JH-36花了这个成本肯定是要有收益的,如果这个收益既不是隐身,也不是我说的“速度”,那您觉得到底是什么呢?

                                            .

                                            而且您自己已经承认您的这个比较有问题了。

                                            隐形又不是只看进气道,F35机翼较小的后掠角,更多地鼓包,短粗机身曲线不如F22平滑,非二维矢量喷口,反射方向更多,都是导致隐形略差的原因。

                                            .

                                            最后再补一个F117的图

                                            点看全图

                                            以及间接背书

                                            点看全图

                                            上面这张图出自《美国第四代战斗机F-22“猛禽”》一书,作者是歼20总师杨伟。

                                            • 家园 dB 是相对数据啊

                                              没列参考数值点,不好说。。。

                                              不过同一个模拟里可有的比。。。

                                              起码没有正后方数据小这么个虫吧。

                                              我的观点,没具体数据(估计也是保密的),难分两种进气道的的隐形高下。

                                              我不认为那是为了高速

                                              1. 歼36翼展几乎等于机长了,高速飞机长宽比都很大。。。歼36这样子不太象。

                                              2. 巡航马赫3,显然完全失掉隐形。。。不巡航马赫3,为能飞很少用的马赫3, 又代价太大了。。。

                                              我认为,DSI 为了有通道把DSI 鼓包顶起的空气排掉一部分,进气道口都有一段前掠的部分,而歼36 两侧进气道至于机翼前缘之下,为了不破坏连续线条,就只好采用整个进气道口都后掠的加莱特进气道了。

                                  • 家园 你这个对的不多

                                    0.等离子体并不见得增加可探测性:

                                    等离子体如果存在,理论上可能吸收或散射雷达波,但实际效果复杂,可能反而增加可探测性,尤其是特定频段的雷达。整体上等离子体反而偏向减少可探测性。

                                    1.300度并不会产生等离子体:

                                    高速飞行时,空气电离产生等离子体的现象更可能发生在更高速度(如5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或更稀薄的大气层中,而SR-71的3马赫巡航速度下,等离子体效应并不显著。

                                    2. 尾喷口高温的会产生等离子体:

                                    通常喷气温度很高,但能否形成持续的等离子体层还不确定。

                                    3. 苏联的远程预警雷达(如“鸡笼”雷达)仍能在数百公里外探测到SR-71。这主要归因于其巨大的物理尺寸和高速飞行产生的热信号,而非等离子体效应。

                                    • 家园 你这才扯的没边啊

                                      1。SR-71 的等离子体不是机身摩擦生热产生的,是全程开加力的发动机喷焰(约1800度)产生的。

                                      2。理论上特定等离子体密度是有一个吸收电磁波的吸收频率,离开这个频率就高度反射电磁波。但是喷焰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不是单一的,是有一定范围,而雷达自己的带宽也很宽,而且为了抗干扰,也是不短跳频的。现代隐形机的雷达更是发射频率分布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减小被截获和吸收干扰的可能。

                                      3。SR71 设计采用了些隐身原理,号称第一种这么做的量产机,吸波涂料,蒙皮衔接处锯齿设计,一个尖锐的边缘(应该是凑巧)雷达波反射截面相对巨大机体来说并不大,10平方米。小的多的 F15都有25平米了。。。

                                      雷达探测距离大因为热信号,你也真敢说。。。

                                    • 家园 【讨论】单看你的第三条

                                      那么,乌克兰首创的“无人机导弹”,就是廉价战斧,个头又小、热信号又不强烈、又能饱和攻击,该怎么预警呢?

          • 家园 更正:上面“洛马”应该是“诺斯罗普” -- 补充帖

            脑袋光陷在战斗机里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