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转载备查:赵志军: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上) -- 大井故事

共:💬301 🌺2322 🌵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满清编的明史,有多少事实?

                                  满清毁了多少明朝著作,连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被禁,后来还是从日本引进的。这本书是一部科技方面的百科全书。

                                  • 家园 关于天工开物被禁的一篇文章

                                    以前网上收集的资料,但是忘记复制链接,只好全文粘贴,好在文章不是太长。

                                    ——————

                                    最近老看到对《天工开物》这书的谈论,一个最常看到的说法是说,《天工开物》在国内不传,是因为被禁毁了。

                                    说实话,我很怀疑这种说法。查了下,这个说法的依据是,宋应星胞兄宋应昇的《方玉堂全集》在修《四库全书》时被禁毁,名列《清代禁毁书目·全毁书目》之中,而《天工开物》虽未被列为禁书,其中有反清思想,可想见清代朝廷对它的不满,因而四库不收,遂失传,但火种流布海外。

                                    但这种说法很可疑。首先,各种禁毁书目中都未列此书,那说明它比《方玉堂全集》还要反动?我觉得这不可能,只说明四库馆臣不重视此书。而坊间常说的不少禁毁书,其实是个“神话”,像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梁启超说它在乾隆时被列为禁书,但现存的几种禁毁书目里都没有著录,大概是他误记了,事实很可能只是《四库全书》不予著录此书而已,当时御用文人李滋然还写有《明夷待访录纠谬》,但似未从官方层面禁毁。至于《天工开物》,康熙时编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乾隆时编的《授时通考》都摘录过,只是未被《四库全书》收录而已。

                                    其次,对于其他一些反清思想更激烈的遗民,像方以智《物理小识》、顾炎武《日知录》之类,修《四库全书》时并未禁毁,如何大动干戈去禁毁《天工开物》?如现代以来因科学兴趣而重新欣赏的方以智《通雅》等,四库馆臣就给了很高的评价,说“惟以智崛起崇祯中,考据精核,迥出其上。风气既开,国初顾炎武、阎若璩、朱彝尊等沿波而起,始一扫悬揣之空谈。虽其中千虑一失,或所不免,而穷源溯委,词必有徵,在明代考证家中,可谓卓然独立矣。”须知方以智是身遭大祸,自沉于惶恐滩头的(见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这应该比宋应星更激烈吧,但四库馆臣毫不掩饰对方的欣赏,乃至他儿子方中履的《古今释疑》一书提要中还特别说:“中履名父之子,学有渊源。”

                                    所以我觉得,《天工开物》在国内不传(不过当然,后来天一阁发现过崇祯十年刻本),只是单纯因为国人没有兴趣而已。从历史来说,书籍最大的敌人不是禁毁,还是冷漠无视,对这样一本技术书来说,《四库》的不予著录,比起禁毁更可能加速其失传过程(上文说的被全毁的《方玉堂全集》,也没有完全失传)。而四库馆臣尚且如此轻视此书,普通人就更不必说。

                                    当然,说《天工开物》国内失传是因为清人禁毁,而不是国人不感兴趣,可能让一些人好受一些。那当时海外为何对此书感兴趣?我想很可能不是因为所谓科学技术,而是因为这是一本中国技术百科全书著作,这点就足以让外国人着迷。

                                    之前翻汉学家薛凤研究此书的著作《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明白无误地展示了宋应星的理念,它对清朝统治者而言不具备威胁,因而并不具有被禁的基础。

                                    说《天工开物》的版本流传,其实让我想到另一本技术神书,北宋的《营造法式》,宋代的三次刊刻,如今全部亡佚,仅存几卷残页,这以后一直到近代,这本书都以抄本形式流传,没有刊刻过,明代出现的多种抄本全都来自南宋的“绍兴本”,而这个“绍兴本”如果一有闪失,我们就见不到这书了。

                                    书真的很容易丢的,历史上因人们失去兴趣而丢掉的书,比被禁毁的书多多了,我想《天工开物》也可能差点成了这种书,不过最终好歹传下来了。

                                    ——————

                                    • 家园 施行愚民政策就是罪魁祸首

                                      明朝能创造出来,到满清连传承都没能继续,反而在国外传承下去,两者对比何等鲜明?

                                      是创造难,还是传承难?很多古籍不能传承下来,恐怕都是满清的祸。

                                      • 家园 要说愚民政策

                                        孔子商鞅那个时代,满清还在东北的树林子里狩猎呢

                                      • 家园 禁书的影响被夸大了

                                        河里任爱杰老师介绍了一些西方禁书的情况,禁书并没有阻止西方的社会进步。不重视科技是农业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很多技术失传,很多技术被反复发明,清朝也基本没有禁毁科技书籍。

                                        黄老师是做学问的人,有些网上的东西可以自己研究一下,我就不多说了。

                                        ——————

                                        西河_任爱杰:有意思的是文字狱最利害的时代也是清朝最强大的时代

                                        到清朝后期没有文字狱了,反而外战外行,卖国条约签了一大堆。

                                        顺便说一句,文字狱这个东西其实不是中国特产。西方同时代一样在搞文字狱。Inquisition 听说过吧。

                                        除了这个,西方人搞文字狱远早于满清。例如法国的腓力三世在1275年就开始搞文字检查。1521年,法国命令必须把所有路德宗的著作在一个星期内销毁。同年,禁止出版法语《圣经》(想不到吧)。到1535年甚至禁止开书店,违者处以绞刑。1536年禁止出版某些医学和天文书籍。理由是其不符合圣经和古希腊著作。

                                        罗马教廷则在1560年搞了个禁书目录,禁了一堆所谓的“异端”书籍。这个书单出了20版,最后一版是1948年出的。到1966年才解禁。那么禁了什么书呢,例如开普勒的天文学著作。这本书在1621年上了名单,直到1835年才解禁。另外还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等。

                                        十七到十九世纪是所谓的理性世纪,可惜西方照样搞舆论控制。新闻检查是常态。法国专门成立了出版检查署。查到违禁书籍,最轻的是焚毁书籍,重则处死作者和出版商。英国也没好到哪里去,1641 to 1700大约四分之一的出版物被禁。1704 年,首席大法官霍尔特 (Lord Chief Justice Holt) 坚持认为,“如果不处理对政府持有不良意见的人民,那么就没有政府存在。”。最“开明”的英法如此,其他国家如俄、德就更加不堪。

                                        顺便说一句,西方搞文字狱的这500年恰恰是其飞黄腾达的500年。反而是到了现在“新闻自由”,“出版自由”了,西方反而和满清一样开始走下坡路了。

                                        那么文字狱和国家强大是强相关吗?从满清和西方的例子来看,并没有。决定国家盛衰的,更多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链接:https://www.talkcc.net/topic/4576559/16

                                        ——————

                                        • 家园 如果西方一直禁书,恐怕就一直在中世纪黑暗了

                                          如果西方真有古罗马辉煌的话。

                                          中世纪黑暗的存在,也说明现代西方文明起源自中国和东方。

                                          • 家园 清朝到底禁了哪些书?

                                            乾隆时颁发,纪昀主持编制的《查办违碍书籍条款》,应该算比较第一手资料了。大家不妨自己研究一下。

                                            ——————

                                            《查办违碍书籍条款》

                                            一、自万历以前,各书内偶有涉及辽东及女直、女真诸卫字样者,外省一体送毁,但此等原系地名,并非指斥之语,现在满洲源流考内,亦拟考核加载,似当分别办理。如查明实止系纪载地名者,应签出,毋庸拟销,若语意违碍者,仍行销毁。

                                            二、明代各书内,有载及西北边外部落者,外省不明地理,往往概入应毁之处。但此等部落,俱《明史》鞑靼瓦剌朵颜等所传所载,实无干碍。似应查明签出,勿庸拟销,若有语涉偏谬者,仍行销毁。

                                            三、明末宏光年号,业经载入《通鉴辑览》,其《三藩纪事本末》一书,载有三王年号,亦已奉旨存留。如各书内有但及三藩年号字样,而别无违碍字句者,应查明签出,勿庸销毁。

                                            四、钱谦益、吕留良、金堡、屈大均等,除所自著之书俱应毁除外;若各书内有载入其议论,选及其诗词者,原系他人所采录,与伊等自著之书不同,应遵照原奉谕旨,将书内引各条签明抽毁,于原板内铲除,仍各存其原书,以示平允。其但有钱谦益序文而书中并无违碍者,应照此办理。

                                            五、吴伟业《梅村集》曾奉有御题,其《绥寇纪略》等书,亦无违碍字句,现在外省一体拟毁,盖缘与钱谦益并称江左三家,曾有合选诗集,是以牵连并及。此类应核定声明,毋庸销毁,其江左三家诗、岭南三家诗内,如吴伟业、梁佩兰等诗选,亦并抽出存留。

                                            六、凡类事及纪载之书,原系门各为目,人各为传,不相连属。即有违碍,不过中间一门一传,其余多不相涉,不必因此概毁全书,应将其违碍之某门某传,查明抽销,毋庸全毁。

                                            七、各违碍文集内,所有奏疏,现在遵旨将其中剀切可取者,另行摘存,其全部仍应销毁外;至如专选奏议,如经济文编之类,专载对策,如明状元策之类,所载多自明初为始,似亦当分别办理。应将其中有违碍字句各编,查明抽毁,其余仍应酌存,以示区别。

                                            八、凡宋人之于辽金元,明人之于元,其书内纪载事迹,有用敌国之词,语句乖戾者,俱应酌量改正。如有议论偏谬尤甚者,仍行签出拟销。

                                            九、现在各省送到书箱,应照分韵册,逐箱按次查点,其已经办毁者标明,书本仍存原箱,其未办者,取出造册,分未办中。如有一样数部者,取出一部,其余亦仍存原箱,作为重本。每查过一箱,即将此箱封好,另放上,必再行检阅,以免复混之病。

                                            ——————

                                            另外还有乾隆的两条口谕:

                                            “夷、狄二字屡见于经书,若有心改避,转为非理。……宗泽所指系金人,杨继盛所指是谙达,更何所用其避讳耶?”

                                            “钱谦益,在明已居大位,又复身事本朝。而金堡、屈大均则又遁迹缁流,均以不能死节,腼颜苟活。乃托名胜国,妄肆狂狺,其人实不足齿,其书岂可复存?”

                                            ——————

                                            总的来看,禁毁的主要是事关清朝形象的明代书籍,加上少量明代以前贬低夷狄的书籍。

                                            从清朝的角度,这类书籍的存在,妨碍了其统治的稳固,禁毁也是有其理由的。

                                            从后人的角度,这种隐瞒历史、损害文明成果的行为无疑很可耻,但是充其量算是心理阴暗,如果说成有意破坏中国文化,或者说严重破坏了中国文化,应该也并非事实。

                                            • 家园 有关四库毁书毁了多少,有《焚毁书丛刊》和《补编》

                                              现在粗略估计,有3000多种书连书名都没录就毁了,各地督抚在修书时候还成千上万地毁书,到底毁了多少,还真没法统计详实。

                                              四库全书全部收录书的才3462种。

                                              四库毁书比修的多一般是学界公认了,英国才禁四分之一的出版物好意思去和满清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鲁迅那句“四库成而古书绝矣”还真一点没说错。

                                              鲁迅还有一句话真是一针见血: “……我们不但可以看见那策略的博大和恶辣,并且还能够明白我们怎样受异族主义的驯扰,以及遗留至今的奴性的由来的罢。

                                              四库不仅仅毁书,还修书的时候乱改,以至于直到现在,我们一堆搞历史的专家还得辛苦去还原四库本被篡改的部分。

                                              比如:

                                              当代元史专家陈得芝老师就曾极度无奈的总结道:元代文献被四库馆臣胡乱篡改的,若无史实相应的其他材料比勘,几乎无法照字面复原......四库馆臣篡改之名杂乱无章,本想找出其译音用字的规律,可能有助于恢复原名,但试的结果收获很少,看来仅在其篡改用字上考究是行不通的,如果找不到相应的其他材料,《牧庵集》等重要史籍的复原整理就很难做到。

                                              (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中的历史语言学问题》《西域研究》2012 年第4 期)

                                              作者:友善用户川丹丹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191741/answer/462330827

                                              再比如:《三朝北盟会编》里面在讲述金女真的殉葬习俗的时候原文描述是:

                                              贵者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之

                                              四库本里面的记录则改为了:贵者焚所乘鞍马以殉之

                                              数字之差,意思却已天差地别。

                                              还有纪效新书:

                                              四库本的内容比人家朝鲜本缩水一大半。

                                              现在共识就是古书能不用四库本尽量别用。

                                              清朝文网密布,结果培养出一堆连历朝历代有啥都不知道,只知道钦定四书五经的白痴文人,面对西方打上门有好表现就怪了。人家打上门那么多年,海国图志还是在日本比国内更受欢迎。

                                              即使是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对于西方的认识也有一大堆荒谬绝伦之处。

                                              比如林认为英国人不吃茶叶大黄就会死,因此可以通过断绝茶叶大黄来威胁英国人。

                                              还有认为英国人腿不能弯: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

                                              打了败仗怪汉奸,倒是满清特色:

                                              琦相到任后,纵汉奸之所为。

                                              此次爬沙角后山之人,大半皆汉奸,或冒官衣号衣,或穿夷服,用梯牵引而上。

                                              (这些笑话都是林大人自己的奏疏上写的)

                                              开明的林则徐也就这水平,面对西方不被人家暴打就有鬼了。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海国图志》好像没被禁吧?

                                                没禁又哪来的“文网密布”呢?

                                                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

                                                而且《海国图志》1842年编成,鸦片战争1840年,林则徐想看也看不到,就算开点黄腔,不知者为不知,也不算有错吧。

                                                明明不相干的事,硬往禁书上靠,不太科学吧?

                                                .

                                                关于禁书,我前贴说过:

                                                第一,这种隐瞒历史、损害文明成果的行为无疑很可耻,算是心理阴暗。

                                                第二、如果说成有意破坏中国文化,或者说严重破坏了中国文化,应该也并非事实。

                                                第一点我想你应该没什么意见,第二点是我们的分歧所在。

                                                我引用的《查办违碍书籍条款》,可以看出禁书以及篡改文字的范围,主要是事关清朝形象的明代书籍,加上少量明代以前贬低夷狄的书籍。

                                                这类书籍被禁,对中国文化有多大影响呢?

                                                明代记述清朝入关前后历史的禁书,仅仅是明代浩瀚庞杂的无数书籍中(明朝出版业之发达几乎是历代之最),涉及边疆民族的极少部分。而且,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清朝灭亡南明,历时 46 年,而明朝历史有 276 年,中国有记载的历史更长达 2 千多年。说句要不得的话,即使这几十年的历史完全缺失,对中国文化又有多大的影响呢?

                                                历朝历代对妨碍王朝统治的书都是要禁的,不是只有清朝,更不是清朝开始。如果说禁书造成思想禁锢,岂不是中国几千年都在搞思想禁锢,而且越禁锢,中华文明还越来越牛叉。这倒是和任爱华老师对西方禁书的观察一致。

                                                越禁书越进步,也是非常搞笑了。

                                                .

                                                关于四库全书,我们不能揪住小辫子不放,应该更全面更客观的看待。

                                                明清易代,不仅人口损失巨大,大批书籍也毁于战火,很多典籍濒临绝迹。

                                                清初有这样一条记载:

                                                “汉唐遗书存者希矣,而辽、宋、金、元之经注文集,藏书之家尚多有之,顾无刻本,流布日少,其他九流百家子余史别,往往卷帙不过一、二卷。”

                                                “四库全书把过去的敕撰本、内府本、多省采进本、私人进献本、国内的一些通行流传本以及永乐大典本,统统集中起来重新校勘,按经、史、子、集四部,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汇编,该刻印的就刻印,该抄存的就抄存,该存目的就存目。明清两朝政府编辑的实录,正史、政书、会典、方略、方志、目录、诗文总集等各种图书,大部分也被收入《四库全书》之内,使之比较完整的保存并流传下来。”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四库全书》,很多书籍大概无声无息的就消失了,还等不到列入四库全书禁毁、存目的清单。

                                                《四库全书》是古代第一大丛书,共计约 10 亿字,字数排第二的最大类书《永乐大典》约 3.7 亿字,但是《永乐大典》22877 卷仅存 800 余卷,《四库全书》则完整保存至今。

                                                所以你觉得《四库全书》到底是毁坏还是保存了中华文化?

                                                而且清代远不止一部《四库全书》。

                                                康熙时编制的《古今图书集成》 约 1.6 亿字,收录了《四库全书》不收或未曾收录的典籍,还包括康熙晚年所出的律令、方志等。

                                                乾隆时编制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辑录《永乐大典》中的罕见珍本秘籍,绝大部分为宋元人著述,少数为汉唐人著述,基本失传的《永乐大典》得以部分保存。

                                                .

                                                再来说《四库全书》禁毁和存目书籍的问题。

                                                事实上,当时禁毁或不予收录的存目书籍,很多一样流传到现在,甚至很多当时编制《四库全书》时没有采集到的书籍,现在也重见天日。

                                                上世纪90年代, 北京出版社出版《四库全书禁毁书丛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未收书辑刊》三种。

                                                1、《四库全书禁毁书丛刊》:《四库全书》禁毁书目2855种,本书收录1500余种。

                                                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列为存目者6793种,本书收录4508种。

                                                3、《四库未收书辑刊》:共收录典籍近2000种。主要根据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余位国学大师编订的《四库未收书分类目录》所收录的清乾隆四库馆臣未见和清乾隆以降至清末问世的书籍,几乎网罗了当时存世《四库全书》以外的优秀书籍。

                                                .

                                                码字太多,还要查资料,累死俺了。

                                                最后贴一段国学大师季羡林对《四库全书》的评价:

                                                “嘉惠学林,功在千秋。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44倍。清乾隆以前的中国重要典籍,许多都收载其中。由于编纂人员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因而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乾隆编修此书的初衷虽是“寓禁于征”,但客观上整理、保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开创了中国书目学,确立了汉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

                                                大师都说好,我们就不要太固执己见了。

                                                通宝推:自由呼吸F0,ziyun2015,
                                                • 家园 有本书叫《中国文祸史》,满清独占一半多的内容

                                                  历朝历代文祸案加起来都比不上满清一朝。

                                                  对文字狱的处罚,也只有满清搞株连三代,动不动就开棺戮尸,孙子因为爷爷的某个犯忌文字而全家遭殃。这种文化恐怖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历朝历代加起来都比不过满清,真好意思发表啥几千年都在搞思想禁锢的暴论。。。

                                                  我就摘过《明清禁书研究》,明清对于禁书的处罚力度真是天壤之别。明朝几乎没啥处罚,清朝动不动就祸及三代,男丁满门抄斩,女眷发配八旗为奴,株连甚广。

                                                  上海书局有本《清朝文字狱档》,全部是处理文字狱的公文原文,看了以后会发现从雍正朝到乾隆朝,文字狱处理人员的规格越来越低,乾隆中期大都是平民百姓,而且处理缘由毫无章法。这种社会心理的改变,明显是种文化上的破坏,清人重考据不重思辨就是后果。

                                                  清朝也不仅仅毁书,明朝的档案几乎被摧毁殆尽,只留下区区几千件存世。

                                                  有意混淆这些巨大的区别真是红果果的选择性失明。

                                                  还有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将明朝流传《明实录》的正、副、大、小四种官方本子,全部焚毁。

                                                  我们现在看到的《实录》,是后来几代人从侥幸没被毁的广本,抱本等版本东拼西凑,辛辛苦苦重新校订的。

                                                  还好明朝时候实录在民间流传很广,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抄录活动,实录广泛流传到民间,出现了“家藏户守”实录的局面。甚至还出现有公开销售实录抄本的现象,每部高达“五万缗”

                                                  这样才在满清的文字狱和毁书中能留下一两本手抄孤本。

                                                  《四库存目》6793种只有书名,没有内容。

                                                  现在看到的古书,是多少专家辛苦和日本,朝鲜以及侥幸逃过禁毁的手抄本重新整理刊发的,满清乱改乱毁,反而成满清的功劳了。

                                                  满清没来得及毁完也算功劳,这说法也太厚颜无耻了吧。

                                                  秦始皇焚书被批了几千年了,清朝毁书就成功劳了?

                                                  《永乐大典》也是在清朝被毁导致失传的。清朝没保存好也是功劳?

                                                  史学界真希望能在明永陵中挖到完整的《永乐大典》来正本清源。

                                                  清朝不仅仅改明朝,涉及到元,辽,金的也瞎改一大堆,只要没有别的版本,历史学家只能抓瞎。

                                                  至于《海国图志》,你这啥理解能力。。。

                                                  魏源本来就是在林则徐等人的支持下编写《海国图志》的。

                                                  虽然清朝在嘉庆年间开始放松禁书政策,但是百来年文网密布的巨大惯性,带来的恶果之一就是清朝的读书人绝大多数都是傻瓜,只知道钦定四书五经,连岳飞是哪朝人都不知道,根本认识不到《海国图志》的价值。

                                                  一直到几十年后这书才在左宗棠支持下重印,但还是无人问津。

                                                  左宗棠在1875年重刻《海国图志》曾为其作序,他愤然写道:“书成,魏子殁,廿(二十)余载,事局如故。而该书传入日本后,与在中国的境遇大相径庭。

                                                  日本倒是重刊了十几二十来回。

                                                  通宝推:乾道学派,死扛着,真离,
                                                  • 家园 其实

                                                    事先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

                                                    算了,当我没说。

                                                    • 其实
                                                      家园 望多余兄坚持写,所说不是给阴霾燕人等、而是给其他河友看的 -- 有补充

                                                      比如四库全书、天工开物、禁毁标准等,我都收藏了。

                                                      对于带着“爱国”的面具、实质为毒教材申辩的,还是要据理力争,切磋问难,大家共同提高。

                                                      如果不针锋相对,阴老兄燕人等可能就会把郑和航海资料的销毁,也往满清禁书头上算。你看,他们已经把明朝档案的销毁、永乐大典的散失记到满清禁书上了。东林党及其后裔都是如此,没提裤子都敢不认账,提了裤子(他们销毁了明朝的档案)他们就更不认账了。顾诚的研究,可能主要就是动了“浙东史学派“的奶酪——明代卫所辖地和户部下的官田,约占张居正清田时统计的全国总耕地的18%,到了顺治年间,这些”国有土地“都不见了,清朝户部的耕地总数却历经改朝换代几十年的战乱,居然没有减少。这就能理解为什么东林党急吼吼地到清朝当官,此前他们已经放肆地销毁明朝的档案,当了清朝的官,更方便他们销毁明朝的档案了。所谓满清禁书,清初满族人有几个认识汉字的?还不是要靠汉族士大夫阶级帮助从北京到州县,各地的档案全部经他们之手‘处理’!

                                                      永乐大典和郑和航海资料的‘消失’也是一样,所谓一个兵部的郎中刘大夏,就敢烧毁全部郑和航海资料、造船资料?这种百姓怎么看怎么也该立即灭九族的勾当,居然后来这厮还当了兵部尚书、正部长。程朱理学之徒的罪恶历史,我们得一代一代传下去,不能让新东林党给改写了。

                                                      我逼着阴老兄让他给出“七千册书”的目录,他给不出来。现在又玩“满清禁书数量比英国多”,何妨陪他玩玩。

                                                      阴老兄是‘逗哏’的,真离是‘捧哏’的,不跟‘捧哏’的费劲是对的,不过对‘逗哏’的,玩下去又何妨。

                                                      通宝推:多余6569,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我写“东林党没提裤子都敢不认账”时,是有些踌躇的 -- 补充帖

                                                      因为虽是事实,但是看起来批评的语气偏重一些,不知道旁观的河友是否能接受。不过很快就有狂老兄写出《东林党有那么坏吗?》,给我的评语做了一个既形象又生动的注解,总算是放下心了。

                                                    • 见前补充 47663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