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扯一扯汉语的“稠密性”和精确度 -- 石头布
中的“语用平面”
我只不过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明
“树上有鸟”翻译成“There are birds on the trees”并没有问题而已。
做学术不但不能意气用事,还要肯下苦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其中,自己母语的基本功一定要打好。
与君共勉。
汉语语法是放下好多年了,张嘴就错,惭愧惭愧。至于younger brother,真是低级错误,前面的帖子写过就忘了,看到兄台的前帖上写着elder brother,还浑然不知道是在指出自己的错误,笔误,见笑见笑。至于什么做学问之类的,那更是抬举了,我只是发个帖说点自己的想法而已。
还是前面那句话吧,我不是要证明汉语优秀,而是要说汉语也有精确的地方。在中国人非常看重的亲属关系方面,中文的精确性无以伦比,就是一个示例。换而言之,这里我想讨论的是汉语的潜力而不是现状。只要汉语的使用者愿意下功夫研究,特别是在语法上加强研究,一定能在汉语的框架内解决汉语目前在描述上不够精确的毛病。
前面的帖子里虽然笔误和错误不少,但那个例子我认为还是没有问题的,堂兄和表兄的区别,用英文倒不见得是说不清楚,但其繁复程度决定了不可能用于日常生活,像father's nephew之类的,如果要加上年龄因素的话,father's elder nephew?似乎有歧义,严谨点或许应该说成father's nephew elder than me.其实推而广之,外甥与侄子,姥姥与奶奶,舅、叔、伯,用英语都是可以描述,但无法作为日常生活的称呼。
以
对应地, 西方新式标点系统的奠基人是意大利语法学家和出版家A.马努提乌斯(约1450~1515年)。他以语法原则取代诵读原则制定五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和问号(?)。他的家族在百年间出书近千种,行销欧洲各地,这几种基本标点为各语种普遍采用。欧洲各语种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标点体系,英语标点是在18世纪晚期才完备的。
在此, 无论希腊,还是孔子孟子都没有能发明一套符号体系, 相信主要原因是古代的知识分子非常稀少, 而他们能读的经典更少,这些杰出之士能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 对标点符号的体系没有迫切性。直到知识开始普及化,为了方便大众, 这才有了标点符号的创造。
Cdnuolt blveiee taht I cluod aulaclty uesdnatnrd waht I was rdanieg. The phaonmneal pweor of the hmuan mnid, aoccdrnig to a rscheearch at Cmabrigde Uinervtisy, it dseno't mtaetr in waht oerdr the ltteres in a wrod are, the olny iproamtnt tihng is taht the frsit and lsat ltteer be in the rghit pclae.
The rset can be a taotl mses and you can sitll raed it whotuit a pboerlm. Tihs is bcuseae the huamn mnid deos not raed ervey lteter by istlef, but the wrod as a wlohe. Azanmig huh? yaeh and I awlyas tghuhot slpeling was ipmorantt ...
这得是多原始的信息学和工程学啊。
如果可以用汉语写计算机语言。。。。
这就是人类的一个重新大飞跃了。
我觉得你们的争论有个最大的问题,“精确性”这个东西本身就是需要定义的,
我这么念别人都能听懂
single除外
德语的一般比英语的厚……
只不过和普通汉语相比规定了一套规范而已
用英语写计算机语言还不是如此?
至于应用不广是多方面的问题。英语作为国际语言有语言间的问题(如大部分现存语言的书面语都是字母系统的),但更大程度上不过是因为日耳曼民族过去一千年的世界霸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