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2007
注册:2013-10-07 14:04:23
正七品上:朝请郎|致果校尉
正七品上:朝请郎|致果校尉
💧304186
🌟1685
💓72958
🌟1685
💓72958
家园
事实上,诸葛亮的自述与鱼豢的说法,并不矛盾。 诸葛亮说刘备三顾茅庐,但不代表说,此前,他没见过刘备; 同样,鱼豢说诸葛亮先见的刘备,但不意味着,此后,刘备不会三顾茅庐。 在《魏略》中,鱼豢说得很清楚,在诸葛亮见了刘备之后,刘备只是“以上客礼之”,并没有任命诸葛亮的官职。 这说明什 ...
最核心的是曹氏夏侯氏宗亲,第二层是投靠比较早的中原豪强,比如李典,许禇等人(很多人都是带资进组);最外层才是后来投靠的各路降将,张辽张颌都算这类,基本上地位都很低,脏活累活全都干还捞不着好。 张颌能在最后混出头,一是因为在关中打马超有功;二是汉中之战时夏侯渊被杀后稳住了局面没有一 ...
毛宝,字硕真,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人。东晋时期将领。 在平定苏峻之乱中,毛宝去救援友军桓宣,毛宝中箭,“贯髀彻鞍”,相当于是箭矢直接穿透大腿,钉入马鞍中,血流不止,靴子都染红了。毛宝让人踏着马鞍把箭拔出来。然后安抚完了将士才包扎。包扎伤口后,连夜又回去救援桓宣。后因功被封为州陵 ...
刘襄参与了诛灭诸吕,他自己起兵讨伐诸吕,这样朝廷诸公才能派出大将灌婴帅军出征,两军以荥阳为界对峙,实际上却勾结在一起。同时刘襄弟弟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在朝中奔走——很奇怪,诸吕竟然没有拿下反贼刘襄的这两位嫡系亲属,摆明了是元老派护着他们,最后配合周勃等发动政变,诛灭诸吕。 原 ...
泉畔人家河友关于历史帝王剧的分析说的对,但是并不全对,甚至只说到了最表面。就让我来借着您的帖子深入进去。 [C]一、[/C] 改革开放以来的1980年代政治主题是“现代化”和“改革”。与现实题材的“伤痕”“改革”文学并行的,是悲情的历史书写。它们选取的历史时段多是风雨飘摇的晚清时 ...
刘义庆是取代东晋、建立刘宋政权、人称“南朝第一帝”的刘裕的堂侄。 刘裕死后,长子也是皇太子刘义符继位。 刘裕临死之前,为了刘义符的皇位稳固,特地安排了几位顾命大臣来辅助他,可这几位顾命大臣居然接了任务又反悔,说好的辅助,没过两年却将刘义符给废杀了,然后将第三子刘义隆推上了皇位。 ...
后公 可以留用,但并非必须如此,以下为留用案例: 士壹,初为郡督邮。刺史丁宫徵还京都,壹侍送勤恪,宫感之,临别谓曰:“刺史若待罪三事,当相辟也。”后宫为司徒,辟壹。比至,宫已免,黄琬代为司徒,甚礼遇壹。董卓作乱,壹亡归乡里。【吴书曰:琬与卓相害,而壹尽心於琬,甚有声称。卓恶之,乃 ...
荀彧是曹操谋主,汉尚书令 陈群是曹丕谋主,魏尚书令兼镇军大将军。荀彧应该比陈群还略大一点,荀彧还是陈群的岳父......这两家在汉魏之交还都比较牛逼的站错队,然而还没事儿(荀彧反对曹操升级为魏公,以忧薨;陈泰抗议司马昭弑君,呕血薨;以上皆为官方说法,总之这俩重量级人物在表态之后, ...
李夫人,或者说西汉孝武皇后,好多人可能没听说过,不过好多我们熟悉的典故和她相关,这里详细说说。 李延年出生卑贱,李家世代为倡门。他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负责饲养宫中的狗,后因擅长音律,故颇得汉武帝宠爱。一日为武帝献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 ...
淮阴侯韩信去樊哙家做客那段暗藏的信息是吕后集团用王爵拉拢韩信失败而已。韩信可不是上门拜访,而是路过。樊哙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拉拢机会,特意恭请淮阴侯韩信入府做客。韩信明明是侯,樊哙却恭维他为大王,只是政治拉拢,执行吕后的决策,用王爵作为筹码。只是韩信不接受,出门才自嘲说“生乃与哙等 ...
史记秦本纪: 二十三年,尉斯离与三晋、燕伐齐,破之济西。王与魏王会宜阳,与韩王会新城。二十四年,与楚王会鄢,又会穰。秦取魏安城,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去。魏冉免相。 也就是秦昭襄王23年,燕昭王派乐毅组织五国伐齐,打败齐国后,乐毅首先把齐国最富庶的土地分给了秦等国,秦退兵。 秦 ...
被人围在雁门关爆锤一顿,还非要吹成雁门大捷。大隋禁军本来以为自己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结果是隋炀帝前边吹了要有多少多少赏赐,后边就没这事了。 后边似乎是没什么事,禁军被耍也就耍了。没几年后的扬州,禁军来杀隋炀帝的时候,隋炀帝还以为是太子搞的,而同时被杀的太子也以为自己是被隋炀帝杀 ...
庞大的秦朝仅仅15年后就灭亡了,因此对秦的分析大多有"暴政"这个先入为主的观念.然而,秦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无与伦比.从此以后的中国虽然时有分裂,基本上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民族存在了两千年.灭秦而代之的汉,事实上也几乎完全继承了秦的中央集权郡县制,不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调整. ...
三国随章侃 第三十五章 刘备在荆州的日子 (演义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主) 上一章说到刘备被蔡瑁蒯越所逼,被迫跃马过檀溪,这载于《世语》,不过东晋史学家《魏氏春秋》的作者孙盛认为假如局势到了这种地步,刘备不可能再在荆州呆下去了,认为此事是妄说。而本章 ...
中国的史家有秉笔直书的美名,然而传统史书的翻案文章,在河里就有不少,我自己在这个帖子里,也表示了对史家的不以为然。要我说史家们的问题,就是传统史书基本是政治史,然而史家却罕有政治家,从而造成传统史书的逻辑架构往往由文人所构想,而非遵循真实世界运行的规律。用科学习语来说,这种外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