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随便聊聊电动车的一些发展现状 -- 积吉

共:💬68 🌺8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我实在不懂,希望有河友能解释一下

                    我所知的是F3DM的车身就是F3的车身,加装电池后加强了悬挂,但净空降低。E6的车体是专门设计的用于电动车的,至于你的疑问我不懂也就不好猜测了。

                    • 家园 降低净空?通过性怎么办?

                      国外的车型本土化的时候,最先做的就是抬高底盘,提高通过性。电池层加上管线加上散热器,而且电池层还要有保护底板,全部加起来最少也要增高4-5厘米,要是F3DM高度不变的话,底盘就要降低4-5厘米,净空可能只有10厘米左右,甚至不到,这还没算汽车的机械传动和别的管路。就只是在城市里开,过隔离带都有可能托底,要是南方一些城市的雨季,路面积水都有超过5厘米的可能。

                      • 家园 整车提高10厘米,就是Crossover了,现在正时髦

                        底盘高度,最小离地间隙现在轿车一般都在12厘米以上。

                        比亚迪是搞电池出身,所以在电池技术上先迈出一只脚,可以理解。但愿另一只脚能跟上,这样就一步步发展壮大。 

    • 家园 散热不是大问题,空冷或水冷

      能够满足散热的需要. 水冷的问题是要再加一条Coolant回路,而且要用低导电性的Coolant,成本增加,可靠性降低.

      关于Cell Balance,我现在所知道的是每一个Cell加一个电阻在系统睡眠或充电时(不是regen充电)进行小电流放电.所以平衡的时间可能很长,甚至需要几个cycle才能完成.从节能的角度上来说,

      最好是把最高开路电压的Cell放电给最低电压的Cell,但这样一来控制电路是不是太复杂了?哪位硬件工程师说说?

      我对智能充电器的理解和老兄不太一样.我认为智能的意思是对电网而言,能够决定什么时候充电最经济.充电控制本身(包括我提到的在充电过程中的平衡)应该还是电池控制的一部分.

      老兄肯定看过一些cell穿刺,过充和碰撞的录像.我想在极端情况下,爆炸燃烧的风险的确存在.但汽油车也可能爆炸燃烧呀?这方面的提高,可能主要靠材料和机械工程师的贡献了.

      • 家园 散热恰恰是大问题

        今天有点时间就说说这个问题吧。我们都知道汽车引擎是水冷(当然用的是coolant),进水35度,出水55度,对发动机没问题,但对电池组就是大问题。35度的这个地方散热比较块,55度这个地方比较热,时间一长热的那一部分的电池寿命会大大缩短,整个电池组的寿命就会大大下降了,所以这种散热方式在电池里面是不允许的。电动车的整个电池块要求温差不能超过3度。

        同样电池堆积在一起也是问题,里面的温度高,电池寿命就短。所以比亚迪的平铺在车底的方式最科学。

        智能充电器只是我随便用的名字,呵呵,意思到了就行。

        • 家园 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温差和电池

          的温差应该是不一样. 而且普遍来说,散热系统的启动是由最高电池温度决定的,因此电池控制系统都可以不考虑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温差.当然Powertrain Control Module必须监控这个温差.

          • 家园 这就是传统散热控制和电池温控的矛盾

            传统温控系统用在内燃机上很好,但电池组的散热不仅要求降温而且要求均衡降温,否则影响循环寿命。

        • 家园 平铺车底是丰田首创的吧,而且温度过高电池会起火

          所以混合动力车电池内部都内置保护电路,温度高于一定标准就停止充放电。

          丰田当初设计的时候,有车两侧排列的想法,企图利用电池内壁增加结构强度和传导热量,但试验中发现有重心不稳的问题,就放在车底部,稳定重心,抬升乘用舱高度,使车子顶部曲线符合空气动力学,降低风阻。试验中还发现,平铺并不能完全解决散热问题,于是又专门设计了一个被动式散热装置和保护装置。

    • 家园 好文上花。苹果新推出的笔记本采用的内置不可更换的电池

      号称寿命可以达到五年,据说就是改进了电池管理系统,保证每节电池不会因为个体差异而被过充

    • 家园 花,好文。长见识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