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工业角度看语言】为什么说汉字汉语比所谓屈折语优越 -- 林风清逸

共:💬176 🌺1338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请教一个

        “窈窕”是不是就是现代汉语里的"苗条",起码在粤语里,两者同音,意思也是差不多的。

        ********************

        另外,“的”、“地”、“得”应该是五四文人学洋人搞出来的,明清很多小说里直接都是个“底”字。

        “着”,“了”,“过”表时态,历史应该也得有几百年了,在《水浒》里随便查了查,

        着--王进托地拖了棒便走,那后生抡 “着” 棒又赶入来

        了--王四驰书径到山寨里,见 “了” 三位头领,下 “了” 来书。朱武看 “了” 大喜,三个应允,随即写封回书,赏 “了” 王四五两银子,吃 “了” 十来碗酒。

        过--那刑部官有和陈文昭好的,把这件事直禀 “过” 了省院官,议下罪犯

        这几个用法就是表示时态的,如果原本就是如此,说明最迟明初的白话就有这种用法了。

        通宝推:三笑,
        • 家园 请教不敢当。

          关于“窈窕”和“苗条”:

          “窈窕”虽然由来甚古,但在现代汉语里也还不能说是死词。而“苗条”也不是近现代才有的词汇,西厢记里就有这个词。

          就现代汉语来看,这两词的含义我觉得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苗条”用来形容人的体态轻盈纤瘦,而“窈窕”所形容的应该不是体态。当然二者的词义确实存在一定相关性,是否有一定关联我无力回答。

          ==

          表示时态的助词用法,出现的可能更早,我可以补充几个例子:

          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着:六年不死却归来,道“着”姓名人不识。

          这是唐宋时的作品,距今已有千年。但这个“了”的例子出自苏轼的词,词的本意是用于坊间传唱,是一种俗文学。“着”的例子出自于白居易的诗,白居易写诗号称老妪能解,遣词造句必然近于俚俗。而您举的例子出自小说,小说无疑也是俗文学,更别说水浒传这种脱胎于话本的小说了。

          您说白话里早有这种用法,我完全赞同。我主要是想说文言文中,似乎没有类似的用法例子。这种言文不一致,正是我对文言文不以为然的原因。

          • 家园 苗条是体型瘦,

            窈窕,据百度是

            【基本解释】 指心灵仪表兼美的女子样子。亦作"窈窱"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

            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窈窕:(宫廷、山水)深邃幽美。形容女子心灵仪表兼美的样子。

            窈窕:美貌曰窕,美心曰窈;美状曰窕,善心曰窈。

    • 家园 前一段家里人生病查了一些医学论文

      最大的感慨就是,俺看英文生化论文看了十几年,拿到人家专业英文医学论文,真是隔行如隔山才疏学浅看不懂啊,跟天书一样,每个名词都要搜索一番什么意思,最要命的是搜索结果还是看不懂,对名词A的解释里面又出来更多的不认识的名词B,C,D,不认识的名词开始指数增长,像俺这样不熟悉那些拉丁文词根意思的外行,想在短时间内看明白太难了,真得花几年时间读个医学博士才能看懂。。。

      相比之下,同样的医学方向,看汉语论文容易多得多,看了名词大概就能猜到什么意思,俺觉得任何具有初中汉语水平的人都能猜出来。

      估计某些人又要说,汉语名词不精确了,呵呵。。。

      通宝推:hullo,
      • 家园 哈哈,以前中文也是这样的,解放后改的风气

        讲究通俗易懂,现在不觉得。文言文时代知识分子可喜欢掉书包!

        尤其是简化字,繁体字和拉丁词有得一比。现在老外还是如此,比如Sommelier,除了用来装逼没人明白,因为用Wine Master表达出来容易多了。当然逼格不够。。。。

      • 家园 嘻嘻,这个倒不是汉语英语的问题

        是个信号编码的问题。

        以前看过一本书,从有人试图发明一种简单易学的语言开始说起,结果发现,越简单易学的语言,越容易发生歧义,然后有人从数学上证明这种关系。

        与此相关,最出名的,就是香农定理了。

    • 家园 毛泽东看到上一二年级的英男在看厚厚的俄文书籍

      请看李立三夫人李莎的回忆:

      中共高层在迁居中南海之后,李立三经常去开会或者看望老朋友,李莎陪同看望了朱德、刘少奇、林伯渠、李富春、蔡畅等人。每逢周末,中南海都要为高级干部举办舞会,护士和文工团的女演员前来伴舞。中共领导干部跳交际舞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延安窑洞时期。在1930年代末,美籍医生马海德的夫人带来第一部留声机,开始在自己的窑洞内组织小型舞会,并教会了毛泽东跳舞。

        李莎说,毛泽东的舞步独特,腰杆笔直,表情严肃,聚精会神地带着舞伴伴随着音乐节奏慢悠悠地走动着,始终保持着立正的姿势,一只手还在上下摆动,仿佛在指挥乐队。朱德也有军人风度,严肃认真,不过是原地前后踏步。周恩来在舞厅中则显得十分娴熟,移步换形,游刃有余,想和他结伴跳舞的女孩子都排成了长队。“在苏联,一般都是男性请女性跳舞,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女性如此主动地邀请男士跳舞,觉得有些不习惯。首长们坐在沙发上,不慌不忙地交谈着,而那些姑娘则成群结队地在周围转悠,形成一个包围圈,一有机会就凑到跟前,笑眯眯地拉着首长跳舞。”

        1950年代初,中南海怀仁堂是北京城最大最好的礼堂,经常为中央领导办文艺晚会,上演最多的是京剧演出,因为这是毛泽东最喜欢的剧种。

        临近开场,礼堂侧门悄悄传进话来:“主席来了,不要鼓掌!”于是,礼堂里观众席低头耳语相互转告。毛泽东迈着大步走向前排就坐,全场一片寂静。“这的确让我暗暗吃了一惊。在苏联,人们总是习惯以雷鸣般地欢呼声和掌声来迎接领袖的出现。”

        有一次,毛泽东走进大厅,坐在李立三夫妇的前一排。休息时,剧场灯亮,看见李莎的大女儿李英男,说:“啊,小外国人也来了!”。后来,毛泽东看到上一二年级的英男在看厚厚的俄文书籍,说同龄的中国学生难以掌握如此多的汉字,他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上以此为例说“文字改革势在必行”。

      李立三夫人李莎生前回忆中共高层

      ------------------------------------------------------------------------

      根据我身边的经验:

      1. 美国华裔小孩,普遍可以达到这个水准。如果幼儿园里老师肯教,在学前班(5-6岁)可以看一寸厚的书(harry Potter前几册)。如果让这些小朋友学习中文,在同等条件下(没有作业,没有父母的指导,干预和督促),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

      2. 对于他们来说,阅读的最大障碍不是文字,而是内容远远超出心理承受能力。

      通宝推:PBS,
      • 家园 说到书的厚度,比较一下哈利的中英文版的厚度是很有启发的。
      • 家园 不想纠结个别的细节,因为个别细节冲突如此之多

        (本来昨天写好了回复,不料发送的时候提示“有错”,当时图省事没有复制,于是只好今天重写一遍)

        -------

        我不想纠结于个别的细节,因为支离破碎的个别细节之间的冲突矛盾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单独的细节失去了指导意义。

        只有在整体中勾连起来相互呼应的细节才具有指导意义。

        比如说,你提到了五六岁学前班的小孩可以用英语阅读很厚的书。这是一个孤立的细节,单独来说,证明不了整体是什么的。因为同样的,我也可以提出另外一个细节,比如说,中国人普遍认为,掌握一千个汉字,就可以基本没有阅读障碍的阅读了。与这个细节相比,我不认为英语使用者可以凭借一千个单词就跨越阅读障碍了。越是专业领域,英语的限制就越大,汉语的普及能力就越强——或者说,越是在有障碍、有困难、越是对信息传递有要求的地方,汉语的信息传递能力就越强,比较优势就越大。

        这就好像另外一个细节:汉语在语音设计上可以争夺信息传递主导权的特点。我之前已经引用过这个细节了。具体来说,大概是由于汉语音节的短小精悍,元音突出,所以易于在嘈杂环境下占据信息传递主导权。还是那句话:越是在有障碍、有困难、越是对信息传递有要求的地方,汉语的信息传递能力就越强,比较优势就越大。

        当然了,你所提到的一寸厚的书并没有具体说是什么样的书。这个细节你没有说清楚,我看名字猜,似乎是儿童故事一类的作品。因为我是猜的,所以也许我的理解不准确。不过就我的理解来看,学前班差不多也主要就是看儿童故事或者基础扫盲读物了,偏差应该不至于很大。——呐,现在我仔细看了看这俩单词,读出来好像是哈利波特,然后译出来果然也是哈利波特……唉,我是对细节有多不上心……

        至于说一寸厚的书嘛,这样的书印上一尺也可以,只要孩子们拿得起。厚度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道德经那么薄一本,别说一寸,半厘米都没有,可是小孩子还是看不了。

        你的细节里说,在学前班阶段,英语使用者遇到的问题是“内容超越理了他们的心理”。但是我觉得,对于青年阶段和成年阶段,专业词汇大量增加,他们的心理没有问题了,但是英语使用者遇到的问题是“内容超越了他们的语言”。内容超越了心理,则其在扫盲阶段的优越性固然毋庸置疑,其功能性溢出的功能浪费也是毋庸置疑的。而内容超越了语言,却是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障碍。

        我们都知道,学前班是科技创造的继承人,成年人才是科技创造的主力军。一个对继承人来说强大到多余、却对主力军来说弱小到障碍的工具,就好像一把用在花盆里的小铲子,这样的小铲子越是锋利无比,对小孩子来说就越危险,而对成年人来说,这么小的铲子即便是再锋利,也根本无法担负起挖掘地基——或者更简单一点,耕种农田——的任务。

        你提到的细节,只是充分论证了汉语拼音方案在扫盲阶段的巨大优越性,但其适用范围也就仅此而已了。

        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很火的电影叫做《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梗。我们的尖子生主角在课堂上用同伴的名字生造了一个新单词,说是技术名词,让大家去查。满课堂的人都去疯狂查询,以为真有这样一个词。

        这个梗很有趣。

        但是这个梗在中国恐怕很难玩得起来。

        我自己经历过一件事情。初中时,有一次班主任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查一下课文前面的生词,下午检查。大家都没当回事,因为一般很少真的检查。结果上课的时候老师忽然想起来了,随便点了几个同学站起来回答,真“巧”,一个都没查。老师很生气,从门口第一排开始,一个挨一个叫起来要他们解释生词。那还有逃得过去的?一个个都站着。底下同学们都急了,互相看课本,都是空的,到处找词典,哪来得及。很快就到我了,我的课本也是空的,硬着头皮站起来,老师问一个词,我就解释一个,老师问一个,我就解释一个,问了好几个,都答上来了,老师居然满意了,让我坐下。同桌站起来回答之前不可置信地最后一次看了看我的课本,依然是白的。老师又提问了两个人,都没有查。老师也不再继续提问了,说了我们一通,让大家都坐下了。其实生词很好解释,只要将这些两个字的词,每一个字都拆成一个词,组合起来就成了。当时大家都急着找词典,反而耽误了。对于生词,其实初中生都可以应付自如,区别只不过是想到没想到而已。而我的回答能够通过,未必是因为我的回答和词典一模一样,大概是因为我的回答虽然不标准,但是基本和词典差不多——也就是基本正确。

        即便是生词,汉语的生词依然可以基本准确的传递意义。对于初中生来说,汉语生词已经不能造成足够和普遍的信息传递障碍。这就意味着,在成年之前,汉语已经成为使用者驯服的语言工具。

        这些例子都不是事先确定了研究方向、然后设计了具有倾向性的条件去做的实验,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发生了这些事例、然后这些事例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结论。

        论证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汉语在准确传递信息方面的优越性,是极其巨大的。

        细节在孤立情况下是可以与整体矛盾的,甚至可以是与整体趋势毫无关系的。

        比如说水波是扩散的。但是单独看一个点,我们也许看到这个点在上升,也许看到这个点在下降,也许看到垂直方向的往复运动,但是这些和水波整体的传递方向却是垂直的,简直是毫无关系。只有当我们了解到了单独的点与整体的关系之后,我们才可以根据这些点来计算波长、波幅和频率,最终确定整体的运动规律。但是在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之前,脱离整体的细节甚至会误导我们。

        只有了解细节在整体中的作用,只有在整体当中,细节才具有指导作用。

        -------

        你提到了毛主席的观点。

        对此你写得很长,但是大概有五分之四的篇幅和主题无关。这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不想知道是为什么。就说你提到的毛主席的观点好了。

        我想起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

        在20世纪30年代,毛主席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并在30年代末期最终确立了承认蒋介石的全国领导者地位、取消独立的红军番号、承认国民政府领导的观点。

        当时光流转到了1949年4月北平谈判的时候,毛主席自己都不再坚持承认蒋介石的全国领导者地位、取消独立的共产党武装的番号、承认国民政府领导的观点了。

        那么谁还会在这个时候再坚持30年代末的观点?

        毛主席在30年代的观点是正确的,尚且不能在49年4月坚持,何况毛主席的观点不见得一律都是正确的呢?

        对于你这样引用毛主席观点的做法,毛主席观点本身的对错且不论,你的行为可以用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的话概括:

        刻舟求剑。

        你这样引用毛主席的观点所起到的效果,用古人的话来形容,涉及到狐狸和老虎这样两种动物。你这样引用毛主席的观点,对于和你交谈的我来说造成了这样一种困境,用古人的话来形容,涉及到老鼠和器具这两种事物。

        狐假虎威,未必是你本意。投鼠忌器,显然非我所为。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这是古人流传下来的智慧。

        汉语给了我们极好的信息传递效果。

        我们要记得:

        脱离了整体的细节,不再是真实的细节。

        通宝推:mhymark,天河行,南宫长万,纹石,脊梁硬,方天化几,my8883,
        • 家园 你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初中我的经历

          一次语文考试,词语解释,是我一生中仅有的一次考试作弊,桌子下面拿出参考书来翻抄。那次成绩反而很差。后来和隔壁班学霸(我们语文老师也是他们的班主任)交流,他也说文史考试如果让他翻书看成绩肯定不如不看书。

          大概是和你们讨论的主题没什么关系,呵呵。人老了就喜欢想起过去的事情。

        • 家园 汉语的普及能力强

          汉语的普及能力强,因为是表意的。字的含义可以渗透到词,词的含义可以影响字。概念可以通过语言本身扩散。

          但是,这种扩散也有不好的一面。它也会把一些过时的观点和概念,刻在语言里,在时间上扩散,成为一个民族的思想钢印。

          英语里,一个概念错了,其所连接的单词就被事实搁置。虽然存在,但不再被使用。

          • 家园 但是英语目前全球普及率最高

            科技文献几乎被英语垄断了。

            通宝推:墨虎,彼得格勒,
          • 家园 拍脑瓜论证?

            英语使用者知道淘汰错误概念,汉语使用者不知道淘汰错误概念,这是因为汉语使用者作为一个群体在智力上有缺陷么?

            英语经过几百年发展发生了极大变化,甚至需要不断转译自己的文明记录,难道所有的词都“错”了?如果英语错误率如此之高,留他作甚?我知道,这不是因为英语单词都错了,只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口音变了,所以词也变了。但是你似乎不知道,还以为是好事。

            每一次方言变化都可以导致记录变化,这不是进步,而是障碍。伦敦方言和曼彻斯特方言说起来不一样,写起来也不一样,当文化中心从伦敦转到曼彻斯特的时候,文明记录就要转译一次。这就是英语变化的本质。语言工具的进化只是在这个变化中极力想发挥作用,但是已经到了这种工具的极限。

            我就不说,自古以来,无论英语汉语,每一次转译都必然导致一部分文明记录遗失的问题了。

            你这个论证就没什么扎实的依据,所以说是拍脑瓜论证。

            你这个论证,成立的唯一前提是“汉民族弱智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作为一个无数人组成的民族,为什么会使用错误的概念却不能发觉,无法区别对错,而且还不是一两个人无法区别对错,是整个语言群体都无法区别对错。

            我见多了“外国人不是人”的论证,清代中后期部分人所说的“洋人的腿不会打弯”是一个典型,现代部分人所说的“西方人没有任何原因就会对工作认真负责卖给消费者最好的产品”是一个典型。

            我也见多了“古人不是人”的论证。比如“古人不知道训练军队”,“古人不识数”。

            你这个也不算什么。基本上属于“古人不是人”系列。“古人不是人,脑子发育不好,达不到人类水平,所以古人居然不知道区分正确和错误的概念”。但是还有“现代中国人也不是人”的新发展,比如说“现代中国人脑子还是发育不好,理解不了概念的对错,只有西方人才能理解概念的对错”。

            犯这个错误,未必是因为你是白人至上主义者,但是显然是因为你有这个倾向。

            只有具备这个倾向,才会这样拍脑瓜论证。要是相反倾向,就会拍脑瓜论证英语词儿让人看不懂了。

            拍脑瓜论证不是正确的论证,哪个倾向都不好。但是倾向于对的,总是比倾向于错的收获好东西的概率大一点点。当然,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拍脑瓜论证是不好的。

            • 家园 看你认真写了很多,我十分过意不去

              因为我只是想把自己平时偶然的一些想法就着你的话题丢出来。既不想论证,也不想举例,更不想深入讨论。因为我的兴趣点实在已经不在中文这个问题上了,所以我就此打住。再次感谢您的几则长篇回复。

          • 家园 过时的概念英语会搁置?

            举个例子吧

            engine这词现在翻译成发动机,英语词典上的解释翻译过来是,一种把能量转化为运动的装置

            问题是,从词根来看,英语常用词里跟engine最亲近的词其实是genius,十分天才,十分聪明的意思,怎么变的呢,大概就是古人看到能把能量转化为运动的装置觉得很神奇,觉得发明这种东西的人太聪明了,就这么叫了,天才发明的东西。

            汉语里有这个现象的绝佳翻版,发明械的人太灵了,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