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茗谈(三十六) -- 本嘉明
用锂电池的,自重在20KG以下,速度低于2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40公里(半自动)外链出处就是贵,2000元左右,普通的电动单车700到1000元,所以市场不是很大。
相对是很不错的。电量绝对满足上班的短途交通,对于成本更是一致称赞,倒反是系统引起的启动龟速问题诟病较多。而且BYD给F3DM电池给了5年10万公里(居然少打个零,是5年10万公里了。汗啊)的的质保,应该厂家是对电池有信心,但是整车的保养周期很短,不知道是试用的谨慎还是机械方面确实不足。总体看,至少车主们看法是正面的多。
对于公共交通问题我也赞同东亚经验的正确,但是这与鼓励私家车用混合动力乃至纯电并不矛盾啊,毕竟不论公交如何发达,总有人需要私家车的,这同样是日本等东亚城市证明了的。
补充:看了一个车主在高速上的体验,大下坡还能势能转电能,这是个大亮点啊。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交通能源向以电能这样的纯能量形式转变应该是必然的,需要研究的是技术路线与节奏。
车开到300公里时电量只有25%左右,很担心没电了单凭1,0的发动机怎么跑高速啊,没想到一段20多公里的连续下坡路解决了我的担心,连续充电达到了70%
电动机、逆变器、控制单元都是小钱了,8万是比正常版贵的价格,12万是更换电池的价格。
55KM时速可以跑300KM公里的电池有多贵多重可以想象吧。
厂商宣传可跑20万公里,5年10万公里维护(经销商说保4万公里),折算成本分别是0.4-0.6元,0.8-1.2元,2-3元每公里的电池成本。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情况下的吧?我看到车主上传的发票,购车款10万多一点。换电池非官方小道据说是5万。如果机械故障与F3一样的话,这样算全寿命成本比燃油车有竞争力了。特别是考虑油价将来只高不低的情况下。当然,不可知风险不小,这些车主是勇当小白鼠了,呵呵。
前提条件是电池规格统一,电池制作的差别小,充电各种规范统一。
真要实现了,开车到充电站,工作人员一检验,充电45次,于是找了充电次数相当的充满的电池单元就给换上了,前后历时2分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今天就着几位同学,“海峰”兄,“四条”兄和wage兄的意见,再往下说。
(一)
“海峰”兄的建议极好,我改了一下,就变成这样:
本来电动车本来就是在大都市外围使用,那么就设计一个,比如说,六环吧,对开八车道,不过全部是高架路,高架离地2米,底下再从地面挖深0.5米(地面平整铺管线,本来就有土方量,再加码一点罢了),挖出一条封闭的环沟(我还没有听说过北京大雨后会积水的)。环沟地面是普通六车道公路(中间两道腾出来给头上的8车道立支撑柱),净高2.3米处加一圈金属顶盖,如同一条长廊。电动车汇进环沟后,车尾伸出一根天线,天线头上是一个电刷,顶到顶盖上充电。这就变成一辆碰碰车了,东拐西弯都行,走到下口处付过路费,也包括电费。所下载的电能,不单是现在用的,也可以多下,把电池组充满,这样回家趴车就不用找充电柱了。
从六环出来时,车载电脑和无人检票站用红外线“交谈”一下,这一趟,过路费多少,电费多少,立刻从车主银行帐户扣除,然后吐一张收据给你,开闸走人。要是你小子悲摧,银行木有钱,那乖乖停到叉道去,自有那路霸粉头孙二娘来修理你。
电动车定期保养的时候,换掉磨损的电刷就可以了。
环沟顶盖以上,也可以设轻轨,不需要再重复占地。
“海峰”兄的建议,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事实上,大多数车辆的使用里程是消耗在主干道上的(如同血液细胞大多数时间在动脉和静脉里),只有很短的距离是用于末梢毛细血管式的居民区小道。解决了主干道上的充电问题,对电池航程就不必要求太高了。这个,经济意义非凡。
(二)
第二个问题,是“换电池”。
现有的加油站,如果只设充电柱,那就几乎没有可操作性了。即便有15分钟快速充电,但一则快充对电池寿命不好,二则所充电量有限。加油作业,5分钟的营业额200多块钱,充电15分钟才50块,中石油那些寸土寸金的加油站岂不亏死?
但如果以“快速更换电池组”来处理,第一,需要较大的场地堆放。第二,大量电池组同时上架充电,对电网的要求高,对储满易挥发汽油的加油站也有危险性。第三,涉及到“公地租用”问题。
一辆电动车上,所有的电池块都是车主私人的,当然就很爱惜,真金白银换来的嘛。如果很多用户混用电池块,第一就有责任心问题,第二就有走后门占便宜现象。
但,仍然值得尝试。我们这样设计一下:
BYD在出产整车的同时,也充当电动车行业的“联科发”,向其他车厂提供电池组和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每辆车有前后两个电池组(重心配平),假设一共三十块电池块。国家对电池块的尺寸/接口有统一规定。各厂每款车的外形/性能指标不同,所以给电池舱的尺寸形状也不一致,有一部分电池必须有定制的外形,但国家规定每部车80%的电池块必须是统一尺寸,便于调换。
当车主买车时,可以买“裸车”,不带私人电池组(就是只有那20%定制电池块是私人付款的,其余的标准块装在车里,但所有权不是你个人的),于是卖车的4S店就开始卖拐了。
原来,中石油建立了一个“电池俱乐部”,所有入会会员,交年费,租用俱乐部的电池块。每个电池块,就类似一个属于COSCO的,空的标准集装箱,有编号,流通到哪里了都有记录。中石化就好比是“CHINA SHIPPING”,也有自己的俱乐部。这几家俱乐部的电池块,可以混在一个电池站里,但中石化的会员,只能租中石化的电池。
于是4S店开始天花乱坠,什么加入中石化,免两年租金,加入中石油,送“非诚勿扰”门票一张;然后战争升级,加入中石化,送相亲机会两次,加入中石油,送媳妇还包养儿子……等等吧。
等你坚守到最后,看在人家承诺若干N奶的份上,决定加入中石油了,那么就填表交帐号,把车开走。那车上已装的所有标准电池块,由中石油出钱买下了租给你,你每年交租金就对了。车里的电池块是串联的,用完一块才用下一块。等要临时充电了,到路边随便哪个电池站里,由电站员工根据每块电池块上的显示数据,换掉没电的几块,只算电费不算换电池劳务费,给钱完事。
这样,电池块的流通管理,就类似空集装箱,也类似液化天然气的加气站给顾客充气。由于每块电池块都配一个芯片,记录了充电次数和电池“健康状况”,因此如“四条”兄说的,根据电池实际使用残值换上相应的旧电池,或你另加钱换新电池,技术上是可行的。
而问题不在技术层面。
国内一般的加气站,靠什么赚钱?
靠“升溢”。就是说,气站进了50吨气,陆续分卖出去了,零售额减去进货价,差价付付固定开支,打平正好。那,靠什么来利润?就是账面上卖出50吨后,气灌里还留下了那么三五吨。你懂的。
这,就是“公地租用”的漏洞所在,所有权不明晰到个人,就无力监督,大锅饭鸟。带来的害处有二,一是短斤少两,二是损公肥私(来个哥们,就换几个好电池)。这个问题,在公房出租,公共自行车等等项目里,都会存在,你设计一个再好的收支平衡数学模型,也阻挡不了“非线性的人性”。但这样的项目,只要有个冤大头在最后一环顶着千斤闸(一般就是银民政府啦),那还是很值得一试的。
秒,比加油都快,慢的也就几分钟,同时能量密度高,充电循环能到万次,也方便自动充电。上海已经在公交系统上进行试运行了,比较成功,当前主要问题就是电容成本呵呵。
1 充电接口的标准。
BYD一直在鼓动政府掏钱建充电站,却不开放自己的接口,电力公司或者政府乃至私人投资充电站,其实全是给BYD做配套。
2 电池回收计划
动力电池是废旧电池回收里最难弄的东西,成本和获利是数量级的差异(前提是无害化回收),和BYD接触过,都是说有这方面的计划,文字的东西----没有。
3 更大范围,更严格的实验计划
尤其是低温对应,混合动力还能好一点点,纯电动的现在已经有先烈了。低温电量计算错误,路上抛锚的一堆一堆的,对外轻描淡写,内部已经翻天了,有可能彻底打垮电动汽车。
PS.这次日本灾区有电动车的内部测试点,别的车排队等加油,它跳脚等来电,尤其是夜晚,内燃机可怠速取暖,电动车要启动暖风机,然后低温造成电量低下和测控不稳...
其一是BYD有私心的方面。就是接口标准不公开,这在手机领域看多了,以后如果真的技术突破了大规模推广,不怕政府出面摆不平。
另外两个就是所有电池电动车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了。但是我仍然觉得不是电动车致命的障碍。比如电池回收的,丰田普锐斯电池有镍回收还算可以。对于锂电池就比较悲剧了,不只BYD,包括A123等等都发现锂电池回收收益很低,将来怎么办都要摸索。实在不行燃料电池,超级电容乃至飞轮储能等其他路线也可以啊。至于低温问题,呵呵,最多先只在南方使用就是了。
最后那个电网破坏情况下充电问题,只有等将来分散式发电与存储系统成熟了。其实我也就是圈外的旁观者,大家耐心看两年吧,2012前应该能有结果吧。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
电本位制,估计得等到聚变发电技术广泛应用,不能上月球采矿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换句话说, 充电池不是自己的, 是联锁加油站出租的. 不用在意充电次数.
充电池交押金, 可以多备一份.
上班路上会经过一个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国家电网搞的,没中石油、中石化什么事……电力本身已经够垄断了,如果再加上个汽车充电,神马中石油、中石化,都是浮云啊浮云~!
既改变了能源结构,又精简了机构,到时候虾米交通部,能源部,铁道部全部都撤销,改为电力部交通司,铁道局,其他能源局。
未来两年内两家基本没有合作的可能性 只会采取绝对排斥对方的竞争 为什么 你懂的